3)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和法国遭受敌国入侵时,盟国必须对敌国宣战。

  自此,中国彻底加入了英法俄三国协约组织。

  作为加入这一组织的好处之一,英法再一次同意了中国内阁政府的巨额国际公债购买要求。虽然中国的国际公债是非可流动性的债务,只能持有而不能提前沽售,长期利息也不高。

  此时的中国就是仗着手中那点挺奇怪的陆军实力和庞大物资资源为底牌。从英法换取资金和技术,而内阁政府的外国专家总局也开始更大规模的从国外招聘专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

  2013年4月。英德第四次海军协约谈判失败,自此两国和世界各国都明白英德两国海军宣战已经只剩下时间上的问题,但在具体的开战时间上,英德的判断是在1915年之后,而俄法的判断则以为至少是1918年之后,这两个判断上的差别很快就带来了不同的效应,比如说法国的潜艇大体使用德国的柴油机,而德国在1913年底就开始逐步拖延柴油机交付。

  中德之间的绝大多数的军事合作也在1913年9月之后日趋停滞,取而代之的则是中英、中法之间的大规模而紧促的军事合作。

  考虑战时的军需物资补给问题,中国从英法俄三国邀请了军事技术和军需部门的军官组成特别顾问团。耗费巨资从各国引入不同规格的生产线和技术,大规模投建相应的基础矿业,大规模培训工人,以政府引导的方式重组和私有化江南制造总局,使之由虞洽卿领头组建江南工业总公司。同英火巨头维克斯公司在多个分公司合资经营。

  天津、山东的机械武器制造局合并为北方工业总公司,福建、广州的船政局和制造局则合并为南方工业总公司,汉阳兵工厂则由远东武器公司和法国多家军工企业合资经营。

  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紧迫,中国在军工业的投资规模上也在短短几年间远超日本,快速向着亚洲第一大的军工国跃进。

  远东武器总公司则是真正的中工巨头。不仅参与了江南、北方、南方、汉阳军工企业的私有化进程,还是扩大军工业投资规模的主力军,投资总额占中工业扩张的半壁江山,同时在东三省、察哈尔、山西、山东、两湖和其他各省大量为军工业提供基础原料的矿业公司,特别是在芒硝矿、硫酸钠、硝酸盐和煤化工业的开发上,累计又投入了重金,从英法美等国大量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扩大军工业的规模和水平。

  甚至在纺织业、食品工业领域,远东财团也逐步向着具备为英法提供军需供应的实力,在飞机领域,通过和英法美合作,远东飞机制造公司开设了17家分公司,完整的包含了整个产业链,并且从欧美高薪聘请最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