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0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_从1935到202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轰!

  一发炮弹落下,爆炸后同时,是周边数声的惨叫,和事后的受伤呻吟声。

  “这帮天杀的小鬼子!”

  李大年摇摇脑袋,甩掉头发上的泥土,左眼看东西时有一片血红,那是额角流下的血盖住了左眼。

  刺痛的感觉迟了数秒才传来,那是弹片的划伤,他的额角被划破了皮,弹片要是飞得再正一点,就是会把他的脑壳割开。

  离他身体七米外的机枪位上,现在已经空了,机枪手装弹手都倒在战壕里。那里有一个小弹坑,是两百多米外,进攻日军中的掷弹手打过来的“50小炮”的战果。

  “王小三,王小三在哪,还不快干掉的那个掷弹手。”

  李大年不顾额角上的伤口大叫着,却看到自己这边的掷弹手已倒在战壕里,半个脑袋已被揭开了。

  百灵庙战役之后,领教到日军掷弹手的厉害后,红军这边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对抗日军中的掷弹兵战术。

  办法想出了不少,比如:

  1、准备大量的狙击手,在战场上看到掷弹兵就优先瞄准狙杀。

  2、用魔法打败魔法,仿制日军的50掷弹筒,用掷弹兵打败掷弹兵。没有掷弹筒,用大炮弩小炮弩将就也行。

  3、用射程更远的迫击炮对付日军掷弹兵。

  4、开发出新装备――这是大小炮弩的发明者黄克提出来的建议。在拿到了太原兵、巩县、汉阳三大工厂后,加上从国外订购的设备逐渐到位,苏联军红军的军工能力猛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历史上他们就经常半自主地仿制和研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装备。但再好的战术,也离不开“人”和“钱”两大因素。

  李大年猫着腰,冲到王小三的位置,随手用衣服抹掉眼睛上的血,拾起他掉在战壕边的手榴弹发射器,这东西也是黄克从后世搞来的设计创意――其类似小型迫击炮,装有5根发射管,可一次发射5枚木柄手榴弹,把木柄手榴弹当炮弹使用,当5枚手榴弹在敌方上空空爆时,杀伤力也是相当惊人。如果一次只发射一发手榴弹,则可以当成迫击炮用,射程更远。

  “五个!”

  冲过去的李大年对着接替位置的备用炮手吼道。当炮手正在装弹时,李大年却在战壕上探头观察对手,以防那个该死掷弹组脱离视线。然后他一探头就发现,先前那个一炮轰掉他机枪组的小鬼子炮组,已在这时换了个位置,躲在另一个弹坑里了。

  比起西边战线,东、西、北三路,红军晋绥军西北军三面合围,坦克冲大炮轰飞机又炸又烧,围歼第五师团时打得气吞万里如虎的凶猛,位于东线,负面阻击任务的李大年所在的第四军,其经历的战斗,当真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地惨烈。

  数量上,甚至武器火力上,李大年的部队其实都不输对面的鬼子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