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由来已久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体型环境呈现出一种平和友好、和谐欢乐的气氛,这套方案的整体布局和空间构图的基本模式成为继续完善方案的基础,被保存下来,并且应用到了最终方案当中。

  经过两个多月的合作,李宗泽先生和黑川纪章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对建筑项目的安排、建筑个体的造型、构图等等,做了更具体、更细致的调整、雕琢和推敲,将折线构成的游泳馆、饭店、别院改成椭圆形和圆形。

  在方案的讨论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黑川纪章原本打算把饭店设计成圆柱形,外墙用红砖砌成,窗户较小,顶部有一个遮阳帽似的顶盖。

  但是这个方案很容易让中国的老百姓联想到当年日本鬼子在中国土地上修建的大量炮楼,所以李先生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中方的官员也坚决支持李先生的意见,最终这个方案被否决了,改成了另外的方案。

  方案确定之后,双方分别完成施工图,李先生负责中国出资的饭店,以及整个室外环境和园林部分的图纸,黑川纪章则负责日本捐款修建的游泳馆、剧院和研修用房的施工图;这套方案得到了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

  可等到项目正式落成后,在国内新闻媒体的报道上,却只有国际建筑大师黑川纪章的名字,竣工仪式上,主办方在主席台上为黑川纪章安排了座位和发言,却没有李宗泽先生的位置,这种情况实在是让人感慨不已。

  虽然在工作进度上有点偷懒,但这件事却不是黑川纪章的意思,而且主办方和中国媒体的主张,让李宗泽先生蒙受了巨大的委屈。

  究其原因,一来在国内的媒体上,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报道摄影作品的时候要提摄影师,报道文学作品的时候必然会提到作者,报道画作的时候同样如此,但轮到建筑作品的时候,却很少提建筑师的名字。

  这是因为集体主义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一座建筑能否成功,是集体的功绩,包括勘查地况的技术人员,建造楼宇的工人,如果特意点名建筑师,那岂不是成了他一个人的功劳?所以在媒体报道上就没了建筑师的名字。

  直到贝聿铭、黑川纪章等外国建筑师进入国内,才逐渐改变了这一情况,那些新闻记者看到这些迥然不同的建筑作品后,理所当然地将其归为国外建筑师的功劳。

  而且不管贝聿铭也好,还是黑川纪章也罢,都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建筑大师,是被咱们千辛万苦邀请来的,你要是不提人家的名字也太不合适了吧?

  但是在对待咱们自己的建筑师上,就没这么宽松了,国内的建筑师,在咱们自家家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还勉强能忍。

  可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明明是李宗泽和黑川纪章共同的作品,那为啥只提黑川纪章的名字,而不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