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贾樟柯_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7年9月23日,军训回归之后,北影文学系正式开课。

  电影学院的课,对于王启年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那么新鲜、惊喜,以至于,他像海绵一般,每节课都是那么认真,让不少老师、同学心中中暗暗想道:“不愧是高考理科状元,念书这么认真。”

  之所以那么努力,并不纯粹是做样子给同学和老师们看的。

  实际上,王启年作为过来人,他非常明白,干一行,要精一行!

  ——知识、经验两者都非常重要,叠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在一个行业能达到的高度。

  经验是靠积累出来的,知识则是靠在学校这段时间苦学来的。

  现在不好好学,没有打牢基础,等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就迟了!

  另外,在电影学院里面表现的特殊一点,也是为了吸引关注。

  从事影视文化行业,不讲究低调,讲究高调,被越多人关注越好!圈内人关注,决定了出头的机会,普通观众关注程度决定了其身价!

  娱乐圈的圈子很小,电影学院则是吸引了整个娱乐圈的关注。以至于,电影学院里面一个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很快就有可能传遍娱乐圈,成为圈内人士关注的存在,还怕没有机会出头?

  最怕的是,机会来了,却因为技艺不足,没有把握住!

  扎入电影专业知识的海洋,一开始王启年过于贪婪,什么都想要学,于是,感觉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够。

  因为,王启年学习的课程除了剧作之外,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批评,也是必须要上的,必须要考试的。而电影学院也是大学,与将来影视职业无关的数学、语文、英语、马哲,这也要混弄一下的。

  再加上,导演、摄影、美术、表演、音乐什么的,也可以选修。

  可以说,北影任何一个系,大家谁能够系统的学习电影知识,只不过,不同的系侧重点不同而已。

  像王启年这么贪心的学习,几乎想要把所有系的课程都学会,后来,发现是不现实的,王启年才开始专注文学系的课程,其他的课程,仅是简单的关注一下。

  过去,中国电影行业重视故事性,所以,早些年的;老电影,剧情、故事总是能讲明白,不像现在很多的导演,把剧情搞的云山雾绕的。

  而以前电影学院里面的文学系和导演是不分家的,培养出来的是——编导!既能编剧,又能导演,自编自导的综合人才!

  直到现在,导演专业和编剧专业才分家了,弱化了导演系的编剧能力,让编剧更专注于写剧本。

  但即使这样,其实文学系的,也能隔三差五的摸一下摄像机,过一过摄影和导演的瘾,只不过,没有导演系和摄影系操作机会多而已。

  正是几次接触摄像机,王启年开始有机会站在导演和摄影的角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