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四章 潜在水利学家_三国之顺者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混合后会凝固硬化,生产工艺分为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

  干法生产,是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优点热效率高,缺点是热损低。

  湿法生产,则是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车间扬尘少,缺点是热耗高。

  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

  不过这个时代能够造出来水泥就不错了,高顺可是没办法指导马钧弄出什么湿法生产,一切改进还要靠马钧和造作工人的摸索和试验。

  只是目前马钧也是刚刚开始,还处于摸索阶段,他的做法不是将原料直接磨碎成粉,而是先利用碎石机破碎成碎石,然后直接烘烤。

  至于热耗高的问题,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煤炭多的是,高顺都已经在准备想办法从并州运煤过来了。

  只是限制于运输工具的问题,他也是没办法,虽然早就派出专门找矿的专业人员出去寻找后世中原几个大名鼎鼎的煤矿去了,可也希望不是太大。

  中原的煤矿露天的并不多,对于目前的各项采矿技术来说实在太难了。

  相对来说,还是并州那边露天煤矿多一些,实在不行后面就将水泥厂在那边多建一些。

  碎石的过程倒是并不难,因为很多原料都是原本铁矿上破碎过一次的,算是半成品。

  而烘烤过程时间就有些长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高顺见所有官员都等的不耐烦,索性直接让他们各自去附近其他矿场看看,若是发现什么问题及时提出来。

  打发走了一众官员,高顺就单独在这里呆了下来。

  马钧一直在车间内忙碌,也顾不上高顺。

  不过身边可是跟着十几名其他工匠的。

  高顺就带着他们在附近四处走动聊天。

  如今的时代,不管做什么,动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迄今为止,般阳这般不论铁矿还是如今的水泥厂,都是靠近河流建造,主要就是为了利用河水冲击形成的冲击力带动大水车来提供动力。

  从铁矿开始至今,如今这边铁矿和煤矿,还有现在的水泥厂都在沿着两条河流建造。

  而水泥厂边上就是一条河流,大约五六米宽度,也许是冬天,水量明显少了太多。

  不过之前的工匠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个大问题,因此早就利用铁矿的废石在河流好几处地方连续建造了超过五六座水坝,同时将边上挖开,形成一个个湖泊,如此一来,就可以提前存储大量的河水,也不用担心冬天无水可用,导致停工的情况。

  高顺倒是一时没想到其他,但边上跟着的一名工匠却是忽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