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4章 鸡鸣大会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为了做生意时方便与贵人们打交道故此前来扶持罢了。

  不必皓首穷经,只需要心中顿悟,便可以明道的“心学”给了商人附庸风雅的机会。

  使他们不必将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苦读之上。

  只需要粗通皮毛,便可以与那些掌控着他们“生死”的贵人找到共同话题。

  这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学说。

  但那也已经是从前了。

  天下局势已然大变,心学对于商人来说,重要性已然不及往昔。

  实在不行就去投邹望嘛。

  只不过是一次不那么成功的投资,混迹商场的日子长了,也就习惯了。

  “诸位先生,实是不巧,照此看来,鸡鸣大会的事情,项某一介商贾,还是不要现身的好了。”

  聂豹赶忙道:“墨林说这些那便见外了,朝廷如若还似早先那般,也不会锐意新法。”

  不待聂豹说完,项元汴便已然开口。

  “也倒不止是此事,今日项某刚接急报,生意上有些变故,还要我去走动一番,况乎天意,鸡鸣大会,只能全部托付诸位先生了。”

  见项元汴这么说,聂豹这才罢休,又与众人寒暄了几句,项元汴便起身离开了聂家。

  离开聂家的项元汴对那场近在眼前的盛会没有半点期待,上了马车之后便随口吩咐道:“不回家了,直接去码头。”

  “喏。”

  显然,在松江那边,有比这些儒士论道,名垂青史更吸引项元汴的东西。

  待项元汴带着那几名商贾离去之后,聂豹这才带人着手准备起了鸡鸣大会时的辩题。

  夜半时分。

  聂豹望着天边月色,心中不禁感慨。

  “昔日百家争鸣之盛,今终得一见矣。”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将百家争鸣视为至高理想。

  思想的剧烈碰撞永远建立在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之上。

  这个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新的思想,但所谓的思想碰撞,只有在经济基础层面发生重大变革时才会发生。

  其本质是新旧两个利益集团产生了对各自核心利益的辩经需求。

  这种需求供养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想,使其得以形成自己的体系。

  而历史大势对这些刚刚形成体系的思想大浪淘沙的过程。

  被史书称之为百家争鸣。

  从来不是百家争鸣造就了太平盛世,而是百家争鸣这个现象出现时,意味着那个足以影响整个经济基础的重大变革已经开始了。

  这只是一场前奏。

  上一次,引爆百家争鸣的是铁器牛耕,而这一次,则是宛若潮水的白银。

  白银将作为一种催化剂,将最大限度的加速变革的发生。

  ——

  当天朱载壡便亲笔题了一块“会归于一”的匾额挂在了鸡鸣寺中,本就已然赚足了眼球。

  而当那条来自云南的孤舟驶入金陵之时,彻底将江南士人对这场大会的期待拉到了极致,八闽两浙,齐鲁中原,江南江右,湖广蜀中……天下士人无不瞩目,水驿城关皆是赴宁者。

  杜鸾并诸留守老臣一齐现身金陵水驿站。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都已然是知天命之年。

  遥望着船头那个老迈的身影,杜鸾已是潸然泪下。

  “左顺门一别已二十六载,升庵兄别来无恙否?”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