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九章、后世之祸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片苦心,竟化流水。”

  随即就给介绍履历。原来那名青袍小吏名叫杨炎,字公南,凤翔郡天兴县人,其父曾举进士,但因多病不愿为官,上皇一度召拜他为谏议大夫,却不经年即弃官归养。杨炎本来也打算绍继父志的,但天宝十四、十五两载赴考,却全都落了榜。

  转过年来是至德二载,虽遭丧乱,李亨在行在命江淮、江东和凤翔三处分别举士,且上皇也在蜀中开科。杨炎当然也去参加了凤翔府的考试,结果时运不济,最终还是名落孙山。

  有貌似精明的人就劝他,说你策论为优、经学次之、诗赋最差,你不如去试明经啊,或者等着啥时候开秀才科。杨炎却道:“明经唯读死书耳,且起自郡县,难登玉阶。至于秀才,天皇大帝(李治)时便已罢废,今将百岁,岂能复举?”

  所以啊,我要么继续考进士,要么——不考了,直接萌荫吧。

  他老爹曾经做过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按律可荫一子,任从八品上。然而非经科举出身,一般情况下,无缘以校书、正字或者望、紧、上县县尉这些清贵官职释褐,若去中、下县当县尉吧,杨炎自己又不乐意。

  好在正巧元帅府成立,继而李倓受命为行军司马,四处搜罗才杰之士,得人介绍,主动找到了杨炎。一番恳谈后,李倓深为杨炎的才干所折服,当即举授他为参军。

  行军总管或元帅以下,主要幕僚为长史、司马、管记,以及仓、兵、胄、骑四曹参军,此外还有判官、典签、从事等,以及不分曹、无定员的空头参军——就类似后世的参谋。

  杨炎一开始还不大乐意,李倓劝他说:“卿轻判司耶?韦会微即相王府参军释褐……”

  韦会微就是韦见素,曾为宰相——李亨至凤翔后,改任为太子太师——他就是从相王府参军迈入仕途的呀。杨炎听闻此言,方才大喜跪拜,就此而入帅府,并被李倓目为亲信。

  李倓在护卫沈妃之车向城外行进的时候,不厌其烦地对李汲述说杨炎的来历,话语中似有炫耀之意——你瞧,这么一个人才,被我三言两语就召来啦,还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李汲假装不明白,就问:“帅府参军,可比王府参军么?”

  李倓张嘴想要解释,可是琢磨了一下,还是笑一笑把话给咽了。

  李汲心中暗笑,你真当我不明白啊。对于唐朝的官吏选拔和升进制度,李泌也曾经大面上跟我介绍过了,最为终南捷径的,是中进士、明经(开元以来,来明经科日益衰败,进士科一枝独秀)待选,然后以校书、正字或者望、紧、上县县尉释褐。不经科举的萌荫等杂牌起家途径,本来就比人要矮一头,何况以判司——即行军、行营或各府、各州的参军等幕僚——释褐呢?想要将来位极人臣,难如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