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9【完全跑偏的采访】_重生野性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蜂巢效应作用于互联网,网络是蜂巢,网民是蜜蜂。”

  胡松问:“这都是凯文·凯利的理论吗?”

  宋维扬说:“可以算是。凯文·凯利在书中说,随着成员数目的增加,两个或更多成员之间可能的互相作用呈指数级增长。当连接度高且成员数目大的时候,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征。所谓量变引起质变,现在P2P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足以支撑互联网的蜂群效应。每一个网民的增加,都让互联网的内容发展呈指数级增长,未来一年的互联网成果,可能抵得上过去十年的成果,这就属于一种‘涌现’特征。所以我说互联网新时代来了,时代的繁荣,将远远超过时代。”

  胡松道:“能更详细的阐述的特征吗?”

  “基本特征我在互联网大会上已经说了,”宋维扬道,“我来复述一下凯文·凯利在《失控》中的描述,他认为集群系统有以下好处:第一,可适应性,集群系统可在部分构件失效的情况下,继续生存或适应新的激励信号;第二,可进化性,集群中的个体经历和演变,能够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最终引发群体性的进化;第三,无限性,集群系统当中,正反馈能导致秩序递增,自发的秩序能创造更多的秩序,信息能够孕育更多信息,生命能够繁殖更多生命;第四,新颖性……”

  胡松问:“那集群系统有缺点吗?”

  宋维扬说:“有啊,我们用互联网来举例。非最优性,以前是网站把控网络,时代是人人创造网络。在没有中央大脑控制的情况下,网络资源分配混乱,冗余内容大量增加,网民和程序员的重复努力随处可见。还有不可控性,在时代,没有谁是权威,人人都是英雄,资本和程序员无法控制发展方向,只能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还有非即可性……”

  胡松说:“所以凯文·凯利预言了时代的到来?”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宋维扬道,“凯文·凯利的思想论述,属于的基础理论,既清晰又模糊,他当时也不知道P2P技术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可以说,凯文·凯利看到了大方向,但细节发展会超乎他的想象。但凯文·凯利有句话特别精妙,他说集团系统属于‘群氓的智慧’,这句话概括了时代,人人都很平凡,但人人都是英雄。”

  胡松道:“你非常喜欢阅读吗?《失控》这本书好像还没在中国出版。”

  “我读的是英文原版,”宋维扬说,“凯文·凯利在西方计算机和网络界影响很大,他在创办《连线》杂志之前,乔布斯就已经是他的忠实读者,那个时候还是80年代。”

  胡松说:“不管是集群效应,还是蜂群效应,这都好像是社会学的理论。”

  宋维扬笑道:“我大学里面读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