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气学与心学的再次对决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超前的。但是放在官场。却是最保守的。

  原因也很简单,官僚们最讨厌变化。任何改革都是对现在官僚的冲击。

  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能引起滔滔舆论的原因,不是周梦臣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这本来就有这种思潮在大明就有。毕竟泱泱天朝,被倭寇折腾成这样子,难道大明上下有识之士,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不来一个定体问?

  好戏还没有上场。徐阶已经别踢出局了。

  剩下的不过是气学与心学的对决而已。

  在虎丘之会后,气学在江南站稳脚跟,并茁壮发展,虽然还不能与心学在江南的根基相比,而今这一场灵济宫之会,将是双方对科举主导权的争夺。

  可以说谁赢了。谁就有可能代替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王畿的学问根底,无与伦比。几十年来讲学生涯,口舌上的功夫,自然无与伦比。

  杨节一个人不是对手,王世贞也上台,还有冯从道,三个人一并上,也不能在言语上占据丝毫上风。王畿将一套,人心既治,则天下大治,认为科举应该选拔是道德上的正人。而大明而今的一切,都是程朱理学不谙治心之道。应该用心学补之的道路,说得无懈可击。

  几乎是那种,你明明知道对方说的有问题。但就是说不过他。似乎即便是嘴巴上多长了几根舌头,也抵不过对面一根舌头。

  更要命的是,王畿临阵倒戈,不仅仅让徐阶大吃一惊,还让周梦臣等一干人等大吃一惊。周梦臣之前准备的十几个预案,全部落空了。

  一时间周梦臣也紧张起来,担心自己两个弟子不行。至于王世贞,他所学太杂,如果全部论起来,王畿未必能胜过他,但是分散开来,他就不是王畿的对手了。

  这个时候冯从道心中各种念头涌上,他忽然想起周梦臣一段对于兵法的阐述。当时是周梦臣解答他们问题之余,冯从道忍不住问的话。毕竟周梦臣是天下第一名将。关学弟子很多都喜欢从军。自然要问一问了。

  周梦臣当时地回答:“是,战胜之道,无他,以优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打劣势。”

  “这个优势不仅仅是兵力优势,而是各种优势,粮食优势,对天气的适应优势,甚至某一支兵种的战斗优势。在知己知彼的同时,通过各种调动,形成我方优势对敌方劣势。然后就好像推骨牌一样,从敌方最薄弱的地方突破。”

  “当然这是总原则,在这个原则上,就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了。”

  冯从道心中暗道:“我比王畿优势的地方在哪里?”冯从道心中迅速闪过很多项,忽然锁定了一项,那就是科举改革的方案。

  这个科举改革的方案,不是他的。而是周梦臣的。

  周梦臣也效仿徐阶教育弟子,将这有志于仕途的弟子,纳入幕府之中,很多事情都让他们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