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七章 武昌钟贵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冲丰城侯的面子,还是他真觉得这个东西好。但是影响力已经风传整个武昌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丰城侯说了,这是犬子的朋友。

  自然没有敢动歪脑筋。

  于是订单好像飞一般砸到了周梦臣的手中。各方之催促,急如星火。

  周梦臣数日之内,收到的定金,就有千两白银上下。

  当然了,周梦臣也知道,这几乎是一锤子买卖。

  毕竟这个市场并不是太大。武昌城之中达官显贵并不是太多,这样沉重的水钟,也不大适合长途贩卖。而且武昌城中,大家都要给丰城侯面子,也要给周梦臣一点面子,毕竟周梦臣也是官身。

  但是在武昌城外,谁又知道谁?

  真以为大明的能工巧匠,就不会山寨了。

  正因为如此,周梦臣对这一拨订单特别重视。但问题是有些东西,不是周梦臣重视就可以搞定的。

  周梦臣两辈子都是搞技术的,或者说是搞学术的,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的问题,或者技术性的问题,周梦臣从来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什么是难。虽然订单量大增,但是整个养济院都动员起来了,一天三顿大米饭,老人孩子齐上阵,还有一些外面雇得几十个工匠与学徒。或许这在后世可以说是使用童工,但是在这个时代,反而是养济院上上下下所期盼的事情。

  只要能吃大米饭,做什么都行。

  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满足这忽然爆炸一般的生产。

  而且更让周梦臣崩溃的是,他的杰作木工车床,一点也不给他省心。

  他以为最容易坏的地方,是这些圆锯,其实最容易坏的反而是铁链。这种传动链,自然不能是后世的,甚至不能是自行车上面那种,而是非常简易的,几乎可以视作一根铁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即便是自行车的链子,也太考验这个时代工匠的水平,与周梦臣的钱包了。

  或许真要让大匠出手,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周梦臣用不起。

  面对突兀而来的订购潮。周梦臣不得不增加了三台木工车床,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故障率太高了。工业这东西,从来是离不开人的,即便现在搞什么无人工厂,也不可完全离开驻厂工程师。

  而今周梦臣制造的这些小家伙更是如此。要比水钟要难多了。

  毕竟水钟不会高强度工作,而这些木工车床,却是一天最少六个时辰都在运转着,如果不是晚上照明不够,周梦臣都想两班倒了。

  这样高强度工作之中,自然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周梦臣完全没有想到的问题,他当年倒是学过一些金属材料的性质如何,但是没有那个大学教授如何处理木材?

  反正他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完全是周梦臣知识盲区。

  所以这一些数据,都要靠周梦臣自己去积累,去记录,去改正。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添加大大小小的改进,让这个木工车床更加好用。

  当然了,这些问题,虽然麻烦,但也仅仅是麻烦,难不倒周梦臣。但是让周梦臣感到更麻烦的事情,却是迎来送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