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秋收的开端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民壮,再加上留守的一万多正兵,是很难守住这十几万顷耕地的。而这都是杨继盛的心血,招徕民户,打井抗旱,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血。

  而今很大可能要成为残垣断壁了。

  让他如何愿意?

  有的只是一阵沉默。

  第二天一早。

  周梦臣带着万余人马出了城。

  城中的街道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站满了百姓。一个个用殷切的目光看着骑在马上的人。目光中充满了期盼。

  只是能不能回应这期盼,周梦臣并不知道。

  这让他下意思的回避这些目光。

  就在周梦臣出城的时候。

  马芳这里也得到了最新情报。

  “鞑子在阳和口?”马芳问道。

  “正是,我们指挥使请大人速速支援,阳和口守军只有千人,时间长了也就守不住了。”这求援的士卒急切的说道。

  马芳一摆手说道:“容我想想。”

  阳和口在阳和卫西北方向,听名字就知道他们之间的关联,乃是燕山山脉最西边。再往西就是大片丘陵山地。然后到御河以西的阴山余脉山脉。

  马芳看到这个位置第一个感觉是,这个地方太偏了一点。

  前文说过,大同北边这一个缺口大概有一百里宽,阳和口就是最东边。当然了这个所谓的缺口,是与其他地方的边墙相比的,其他地方的边墙都是沿山而建,险峻无比,这一段缺口,也不是都是平地,但是山势丘陵都不如其他地方陡峭。

  阳和口就控制了一条比较容易通过的道路。

  但是距离大同太远了一些。

  马芳心中暗道:“莫非我们的估计错了?鞑子南下的目标不是大同,而是其他地方?”

  “大人,还请速速发兵。阳和卫与高山卫本来就没有什么人马,再打下去,真要打光了。求大人开恩,求大人开恩。”这个求救的士卒连连磕头。

  大同的军队普遍缺编。如果两位按原本的人数,有一万多人,根本不需要马芳去救。但是奈何而今两卫能有二千多人就不错了。

  马芳说道:“起来说话,我没有说不救。”

  马芳立即下令说道:“传令各部准备,立即向阳和口进发,另外将这里的消息传给周大人。”

  随即在马芳带领之下,骑兵滚滚而东,想阳和口而去。

  很快周梦臣也得到了消息。

  周梦臣更是悚然而惊,心中暗道:“莫非,萧芹之心,不在战场,而在朝堂之上。”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一破阳和口,鞑子向东攻宣府,比攻大同镇更加顺手。甚至周梦臣更加担心,鞑子如果直接到居庸关外调戏一下居庸关守紧张的神经,大同宣府的边军很可能会迎来一场政治风暴。

  这样的招数,一般鞑子将领是用不出来的。因为他们缺乏对大明政治生态的理解。但是萧芹并不是一般人。

  一想到这里,周梦臣也变得紧张起来。也改变了行军路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