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把侍郎当官啊_初唐小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小小的度支司郎中掺和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极为危险,只是当时王家嫡支那边的族长亲自出面,王仪也只能答应。

  虽然当时王家族长拍着胸脯告诉他一定没事,王仪的心还是一只高高的悬着,没想到终究出事了!

  三原侯王宁的名字在世家可是真正的如雷贯耳,荥阳郑氏可是因为他而灰飞烟灭!

  在亭子里踱了几圈,王仪的脸色不断变幻,终于还是做了决定,沉声对崔庆说道:

  “你带着钥匙和东西先回去,我去寻郑侍郎!”

  把崔庆送走后,王仪就火急火燎的让老仆套上马车,去了升平坊郑家。

  郑瑜并不是荥阳郑氏出身,而是太原郑氏。

  太原郑氏的名望虽然不如荥阳郑氏,但在太原也算大族。

  太原郑氏和王氏一样都是李渊起兵的铁杆支持者,李渊称帝后,家中不少弟子都进来了朝堂,郑瑜就是其中之一。

  郑氏身为太原大族,又是跟着李渊起兵的从龙之臣,在定襄一带还被突厥占据的时候,郑家在商队每年就往返于草原与太原。

  如今北方平定,定襄至阴山一带的草原部族别说劫掠商队,遇到大唐的商队都自发的派人保护,生怕大唐的商队出了什么事,惹得大唐边军不高兴,带着人去找他们麻烦。

  有大唐边军驻扎的边镇,就是大唐商人最喜欢的地方。

  太原城中如郑家这样的家族在当地不缺人脉,也不缺人手,就是正经做买卖也积累了巨量的财富,更别提还有见不得光的买卖。

  作为郑氏嫡子,兄长就是郑家的族长,郑瑜并不缺钱,住的宅子也是足足五进的大宅子,家中仆役护卫上百。

  年过五十的郑瑜相貌儒雅,身材欣长,颌下蓄着长须,家中妻妾十多房,子女更是多达二十余人。

  到了如今的年纪,因为身体的原因,郑瑜对美色早已没了兴趣,钱财家里也不缺,只有权力才能让他着迷。

  戴胄身体不好之事在朝堂上并不是什么秘密,原本他这个左侍郎是最有可能再进一步的。

  毕竟他郑家可是一直是李唐皇室的铁杆支持者,而且他在户部这么些年,从一小吏到主事、郎中,算得上兢兢业业。

  要是能过了四品到三品的这个坎,他就有进入三省的机会,说不一定也能在有生之年混了参知政事的权利。

  名留青史不就顺理成章了嘛。

  只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想象的那般顺利。

  御史在弹劾王宁的时候,只是裴、王、崔家在背后出了力,其他世家并没有插手,毕竟军方才灭了吐谷浑,正是气盛之时。

  不成想李世民不按套路出牌,压根没有去查王宁的意思,反而对御史动起了刀子!

  这是一点脸面都不给裴、王、崔三家留!

  大唐一等一的三大世家,这个时候要是怂了,附庸在他们家族周围的人离心离德是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