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2章 第四力量_宦海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外寻求突破。国内一些城市有效的交通管理方式似乎为此提供了成功示范。交通管理权力在交警,为防止交警滥用权力或者运用权力不当,设立了交通督察,专门监督交警的执法行为;但督察也有可能滥用权力或者**,如果再遵循原来的途径增设“督察之督察”显然已不可取,于是一些地方辅之以交通台监督,将监督权力交给广大司机与市民。

  因此,萧震的意见一贯都很坚定,对权力实施监督的已经不仅仅是被权力所管理的对象,同时还有在旁边倾听、观看、暂时还没有出声音的交通台的无数听众和观众。这种公共参与的压力,才是监督生效的最终动力。

  在他看来,这种交通台模式完全可以引入普遍的公共权力监督中。如果对权力的监督能够公开、透明进行,而不仅仅是在狭小的圈子内暗箱操作;如果民众有公开表达、反映的渠道,那么权力及其监督机构就被置于无数双眼睛的监督之下。这种公众普遍参与的监督远比“少数人监督少数人”的体制内监督有效,因为在这里,监督者是无法被收买。也不会**,因此不需要再延伸监督的链条。这样的监督机构才是真正建立在磐石上而不是沙滩上。

  更重要的是,这种允许公众参加的互动式只会对官员的滥用权力和权力运用不当构成压力,而不会防碍权力正常的自上而下行使。比之西方的竞选与言论自由模式,萧震觉得交通台模式自下而上的方式与力度更适合华县国情,可以与现行体制实现无缝对接,在制衡权力的同时却不用担心撼动现行体制。

  有一句名言:“物质的力量只有靠物质的力量才能摧毁”将此话套用到权力问题上就是:“权力只有靠权力才能约束”权力,靠没有权力的人是管不住的;大权力靠小权力也是管不住的;只有权力才能管住权力,更准确地说,只有大过、过某种权力的权力才能管住这某种权力。

  这些年,社会各方面都在大力提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监督包括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效力如何暂且不说;实事求是地说,群众监督的效力却微乎其微。这并不是群众不想监督,不行使监督的责任,而是群众赤手空“权”被监督者根本不理会这种监督。所以,真正的监督只能是上级的监督和纪委的监督。

  萧震帮那个学者“上书”的最后结果是没有结果,虽然萧震本人被萧老叫去“谈心”了一次,但萧老这样的人,显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以萧老的身份,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华夏造成莫大的影响,岂同儿戏?

  从西雅图通往伊利诺州芝加哥市的高铁路上,一辆别具美国风的高列车呼啸而过。

  某节车厢中,一个年轻的东方男子拿着一张报纸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