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3章 非典来临_宦海龙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名正言顺了。但华夏的国情果然不同,习惯了“控制”的领导,你忽然让他改行只做“引导”,难度不是一点两点,于是发计委虽然诞生,但实际上权限并未削弱,如今的发计委再变身发改委,也是一样。

  真正来说,过去20年来,国家发改委的调整均与宏观调控一词相关。

  国家计划委员会1952年11月成立。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这个机构一度被看作“计划经济核心堡垒”。1988年,原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被撤,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此时,国家计委被定位为“高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不再承担微观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能”。在1998年3月的机构改革中,它被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当时的机构改革方案明确的宏观调控部门还包括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和央行。

  今年,也就是2003年3月,国家计委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名称几经变更,发改委也在寻求职能的转变,而核心目标是完善宏观调控。此次改革,国家经贸委撤销,但却将国家经贸委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经济运行调节、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宏观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等职能,通通划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减少行政审批和微观管理事务,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也被明确为对发改委的改革要求。

  但是实际上,国家发改委强化审批的现象实际上有“回cháo”迹象。

  问题出在政务院颁布了一个《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有一条要求:对于一些投资项目实行地方政fǔ审批、发改委备案。但是,在具体cào作过程中,一些备案类似于变相审批。

  本来有些项目在得到地方政fǔ批准后就算通过审查了,但现在是地方政fǔ审批之后还不算完,还需要上级发改委备案,如果人家发改委不给个函,回复说我同意了,那么这个项目就不能启动——实际上等于拥有了最后否决权。

  都说现在的发改委等于是一个“小政务院”,这话不是开玩笑的。在发改委某个部门下面一个司下面的一个处的处长面前,全国各地跑项目的专家连一句话都不敢辩,“一反驳项目就没有了”。甚至出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省长亲自拜访发改委某处长,该处长却是让那位省长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他玩的电脑游戏gameover,这才“传”该省长进来谈话。而另一位副省长更杯具,被他呵斥之后,居然只有唯唯诺诺的份——这听起来是不是令人很震惊?别惊,是真的。

  现在有一些观察者认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