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第39章_汴京梦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所学,愿乞外放以少施才干,然,时至今日,又与当初如何不同。纵我愿将一生所学倾付,倘人主不识,便若敝屣毫无用处。”

  “不是的......”

  “那份劄子,我言辞甚烈,也许在官家看来不过沽名卖直者的呓语,寡学自大,不堪世务,恐便为官家眼中之我。”

  “......不是。”

  “国无良材,外有夷狄之患,内无治世之臣,风俗日坏,放僻邪侈,无所不至。辅臣浑噩,黎庶疾苦,这些,他亦视若无睹。”

  “......”

  “我原以为,至少......”

  至少那位人主会给予微毫反应,而不似此麻木不睬。

  这番为人臣者的抱怨,传不进君王耳中,空落于大地上无人听闻。

  这是一位勤勉爱民、宽容仁德的君主,是一位肯将秘阁古画对一位女子敞开,作为对她的赏识与嘉奖的君主,是一位虚心纳谏、时常自省,为中庸之臣所喜爱的君主,这却也是一位阅历岁月、经涉忧患的人主,一位优柔寡断、不够坚决的人主,一位在庆历年间改革失败后惟愿天下不再妄有纷更的人主。

  早在庆历新政过后,欧阳芾有意识地回首了解那段往事,便隐约察觉了此点。

  可天下的人主只有一位,选无可选,挑无可挑,为人臣者,惟能付忠心耳。

  “但求无愧于心,”欧阳芾道,像哄孩子般轻抚他的脊背,“我们惟做自己能做的,该做的......我陪着你,好不好?”

  箍住她的力道紧了紧,长久,耳畔传来一声低吟:“好。”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梅尧臣念道,“好!好诗啊!介甫此二首,与杜少陵的咏怀古迹恰恰相反,杜少陵写昭君思怨黯恨,他便写昭君受汉恩浅、胡恩深,‘乐在心相知’,新颖脱俗,别开生面,不愧为王介甫啊。”

  “圣俞不识他么,他是专爱作翻案文章的人,”欧阳修对于自己这位侄婿赞赏之余不忘调侃,“不过,能把翻案诗作成此般,也惟他王介甫一人了。”

  欧阳芾在旁吃瓜听评,默不作声。

  然欧阳修岂会放过她。几首和诗写下来,欧阳修一一摆在她面前,要她评出高低。

  “我回家探个亲,还要做这得罪人的活。”欧阳芾表现得不情不愿。

  梅尧臣笑道:“二娘尽管放心,此处无旁人,只自家人关上门评。”而后略暗示道:“永叔对自己这两首和诗可是颇为得意呢。”

  欧阳芾瞄了眼自家叔父暗暗嘚瑟的表情,叹息着去瞧那几首诗。

  “还有司马君实先生和刘原父先生的?”她以为仅梅尧臣和她叔父写了。

  “是啊,他二人早些作了和诗,一并送来了,”梅尧臣道,“稍后你也可拿去予介甫看看。”

  看来大家皆对王安石的诗兴趣浓厚,欧阳芾思忖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