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节:安西动荡 三_绝代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通十二年(公元872年)元月十六日,大唐朝新年第一次朝会已经开始,主要商议新年急需办理的几件大事。其一就是去年河南山东大旱致使十数万亩良田绝收,至今未下一滴雨,朝廷急需三百两白银赈灾。其二便是吏部将去年一年各道府县官员的考评呈上,请求官员的任免一事。其三便是安西郡王爵位的传递。

  “启禀圣上,河南山东大旱已经造成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开仓赈济,请圣上速速下旨。”御史中丞第一个上奏道。

  “赵爱卿,命你立刻提出三百万两前往江苏一带购粮速速运往河南山东赈灾,命御史中丞孙文臣为巡阅使,前往河南山东安抚灾民,并核查赈灾事宜。”李漼很是慎重的下旨。

  “臣等遵旨。”赵隐与孙文臣双双退到一边。

  “启禀圣上,这是有关吏部核查的官员考评,请圣上御览。”王铎上前启奏道。

  “此事现行压下,待朕仔细审阅后再做定夺。”李漼淡淡道。

  王铎闻言一愣,往年都是按照吏部的呈奏执行,今年怎会留而不发呢:“臣遵旨。”

  “启禀圣上,安西郡王李峰上书,请辞安西郡王一职。”王铎再次呈上李峰的奏章。

  “启禀圣上,臣以为安西郡王三代镇守安西苦寒之地,对大唐尽职尽责。臣认为应该让安西郡王一脉返回长安,圣上下旨觐封为亲王,以示嘉奖。”礼部尚书于琮上前奏道。

  “臣附议,安西郡王功在社稷,理应回归朝廷安享太平。”兵部尚书韦保衡附议道。

  “臣赵隐附议。”

  “臣崔彦昭附议。”

  “臣萧仿附议。”

  这一下子八位宰辅就有五位请旨安西郡王一脉进京,看来这些人已经想要设法除掉安西这块不稳定的棋子。

  “安西郡王三代镇守安西,使朝廷无西陲边患之忧,朕很是满意。如今若是冒然下旨让安西郡王一脉进京留任,那安西的安危谁人可以胜任呢?”李漼不是一个笨蛋,他自然知晓这些臣子们的心思,只是不愿说透罢了。

  “臣保奏安西宣抚使黄炳仁可担当此任。”王铎义正言辞道。

  “奥,王尚书对此人了解吗?”李漼眯着眼睛问道。

  “臣与黄大人有过一面之缘,但吏部的奏议中对黄大人几位称赞,臣认为此人足以安抚安西。”王铎巧言善变道。

  “这是安西郡王李峰的奏章,指责安西宣抚使黄炳仁勾结盗匪为祸乡里,证据确凿,朕已经批准押送黄家满门回京受审。安西诸事就让朕的侄儿多辛苦辛苦,为了表彰安西郡王一脉,朕下旨觐封李峰为忠义王,李俊为赵王,统领安西诸镇。”李漼笑眯眯道。

  “臣等遵旨。”

  选择黄炳仁为安西之主的策略无疑是这场争斗的败笔,不但没有扳倒安西,还让安西出了两个亲王。

  李漼回到后宫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