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首映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绕着韶山跑》开始,一群演员骑在凳子上手搭着手用屁股和腿,蹭着凳子往前走以此来模仿货车,嘴里还唱着歌。这些乡土甚至有些浮夸搞笑的表演,对于外国人来说也是新鲜的。

  不少人不由得开始笑了起来。

  这种七八十年的调调,弥漫在整个片子的氛围里。

  时代的气息是他的主题。

  开场就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想时髦看电影,穿喇叭裤,跳迪斯科还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不喜欢父母的那套观念。抛出一个代沟之后,就自顾自做自己的了。

  “方言说的不错。”巩利扭头夸了一句。

  “谢谢。”林浩并不喜欢居功,但也不会过度谦虚:“学了差不多两个月,马马虎虎了。”

  “挺好的,听说你之前也学了方言?”

  “嗯,不过后来导演说老师还是用普通话的好,就还是改了。”

  两人并没有多谈,又继续看电影。

  看着看着巩利就发现,剧情什么的都是弱化了的。导演时不时把镜头移到别的地方,然后这些地方就会是故事之外的时代进展;还没等你看清,他又会马上移动回来,让你看看这些人在时代里没有改变;然后又飘到另外一处去了。

  这部电影其实情节都是很跳跃的。

  一旦你的情绪将要奔涌而出,他就马上转换视角和关注点,让你的情感卡在咽喉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然后你就会觉得很难受。

  这对于不了解国内历史的老外来说可能会轻松一点,但时不时捕捉到的细节,也可以品味一二。对于巩利来说,还是颇有一些感慨的。

  这些镜头的运用,主要是因为贾章柯的更改了剧本。如果按照原来的剪辑,肯定会前后转变很突兀,所以干脆放弃了剧情的一些东西,把情绪和整体故事把握好就行了。

  但其实也是好的。

  之前当崔明亮努力奔跑,攀上了火车的时候,整个电影其实就来到了一个高潮。林浩能感觉得到这时候后面的人屏息凝神的那种气场,以及看着他上去的欢欣,当然也有离去后又出现在画面里的错愕。

  这是第一个情绪出来的点。

  所有人都记得追着火车奔跑着一段,更记得过一阵子,画面里又出现了崔明亮——贾章柯不愧是导演,没有用林浩想的那个一瘸一拐回来的画面,而是就这么默默地让他出现。一下子就打翻了众人内心的瓶子,并且更自然。

  因此故事到了这里,如果只是讲一个人的变化,或许就再也不会有什么惊喜了。林浩也开始理解,贾樟柯为什么要改剧本了。

  于是这就开始是一个时代了。

  各种情节的加入,比如三明这个角色是肯定很会震撼到不少人的。其实也就是在时代变革的现实下,还有很多被现代化所遗忘的角落。

  它们或许在深山之中,或许在偏僻角落,有那么一群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