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开解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当是加课了。”

  排解了一下底下员工的小心结,林浩自觉自己是个好老板,于是愉快地继续自己的工作去了。

  结果很快,他就不愉快了。

  问题来自于发行公司。

  韦恩斯坦说实话,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他在好莱坞有一个外号,叫“哈维剪刀手”。说的就是他经常参与后期剪辑,然后把导演所表达的东西搞得七零八落的。

  这次也是一样。

  德布拉觉得可能是自己运气用完了,这电影选女主角很顺利,拉投资比较顺利,拍摄还算及时,越来越差的走向终于走到了负面——哈维看了寄过去的片子,果然是改了不少东西。

  她自诩不是冥顽不化的人,比如曾经就想要给林浩加个角色客串。

  不知道让投资人赚钱的导演...

  是没有未来的。

  但对于剪刀手,就又不同了。

  德布拉感觉自己被岁月磨掉的那些棱角又长回来了,毕竟如果按照哈维的想法来再剪辑的话,这部电影就显得有那么些极端,而不是一个冷静视角查看这一切的角度。

  这就和她的改编初衷不一样了。

  为什么她写这么几年剧本?

  就是因为写一个男权压迫下的凄惨贫穷少女不难,但她压根就没想写这样卖惨的题材,而是更怀抱希望和中立。

  而哈维现在却要改掉它...

  绝对不行!

  所以她刚接到林浩的消息,还很兴奋,结果一听人家的计划:比如利用女权的事情,来对那群白人老头进行道德绑架...

  德布拉听完就拒绝了,哪怕她比谁都想这部电影得到好的发行。可电影,还是有底线的——这就让夹在中间的长林影业比较困难,毕竟如果按照公司的利益肯定是和韦恩斯坦合作最为划算。

  但是吧,一个公司要想长久发展,还是要尊重合作的导演而不是只尊重资本的。

  所以一直在里面做转圜。

  德布拉那边还算好,可以比较掏心窝子地讲话;韦恩斯坦·哈维那边,则是真的难以沟通,因为对方的脾气和架子都相当大——对于很多老牌明星他都完全不卖面子,何况还是个好莱坞新贵。

  刚晋升一线?不够看的。

  好在对方也不是觉得要不要无所谓,只是这个东西恐怕会是个拉锯战。少则一个月,多则...说不好了。

  1月28日,本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闭幕。

  《冬天的骨头》早早就收到了闭幕式的邀请,看样子也是不想放过林浩带给电影节的星光。所以晚上,林浩也很给面子地出现在了闭幕式上,媒体们兴致不低,把这里拍的有点真正的红毯的意思。

  但这并不意味着稳了。

  闭幕式上,一共会颁发将近36个奖项,所以究竟如何还未可知:

  毕竟是以鼓励全球新锐独立导演为宗旨的电影节,只要你有可取之处,也会给你个奖帮帮你。

  但也不是那么容易。

  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有数百部新片在28个展映或竞赛单元登场。本影展的报名影片数量创造历史之最——从去年的3661部扩张到3724部,其中剧情片2080部,纪录片1644部。

  《冬天的骨头》是剧情片。

  目标是最大的奖:评委会大奖。

  又因为这地方没啥场刊,只有不太专业的影评人什么的,所以大家也不是很确定最终的结果。

  怀抱着这样的一种期待,大家走进了目前来讲最豪华地一个影厅:

  但也就尔尔,就是前面搭了一个简单的台子,摆了点鲜花,属实一般。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73岁的创办人罗伯特·雷德福来到现场,大家鼓掌示意。

  之后,奖项如流水发出:世界电影评委会特别奖(记录片)、评委会特别奖(纪录片)、评委会特别奖(剧情片)...

  因为都是一个人颁奖,没有嘉宾,所以流程相对比较快。

  除了有几个第一次拿奖的,在上面兴奋地讲了七八分钟,远超两分钟的时间不得不让主持人打断了,否则他能讲一宿的忆苦思甜...

  等到一个半小时后,终于,主持人再次上台:“获得美国剧情片单元最佳影片的是...”

  “《冬天的骨头》。”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