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李怀德的谋划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厂级副主任。以轧钢厂的级别,厂级副主任相当于副局级干部。

  到时把新成立的机床分厂合并到实验室,成为实验室的下属企业。如果不成,可以把实验室并入机床分厂,成为机床分厂的实验室。

  不管如何操作,吴连奎都想把两个单位控制在手里。最不济也要成为副手,让李怀德兼任一把手。吴连奎越想越兴奋,以他对李怀德的了解,成功的可能非常大。

  无论是李怀德,还是吴连奎,不管如何看中李国成,都把他当做他们进步的工具人。岂不知这正是李国成想要的,他们顶在前面,自己利用轧钢厂发展科技。

  至于他们非常看中的机床技术,只是李国成半导体技术应用的一个方向。他现在不争不抢,目的是给他们造成一种印象:他只醉心于科技研究,和他们没有任何冲突。避免他们给自己下绊子。

  晚上下班,骑车直接赶往赵老家里,白天已经电话联系确定了时间。赵婷这几天又开始忙工作,经常是早出晚归,有时几天不着家,所以今天他没有回家。

  赵老的书房,同样的座位,同样的三人,李国成一一问好后,坐到了沙发上。虽然成为了一家人,他还不敢太随意,只是坐了半个屁股,上身挺的笔直。

  李国成把今天工厂发生的情况详细和赵老爷子和赵爸进行了汇报。

  “这么说李怀德已经下定决心把半自动机床留到轧钢厂了。老吴肯定同意,如果再加上我,这事还真能成”,赵爸听完李国成的讲述后,首先发出了感慨。

  没等李国成说话,赵老爷子马上提问,“设计精度是否达到了预期?”

  “我们工厂现在最好的测量工具是千分尺,理论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1mm,但是使用的时间太久,应该有测量误差。通过它测量曙光II型机床的加工精度就是0.01mm,实际精度到底更好还是更差还不好确定,但是以我的经验,应该会更高一些”。

  通过长期雕刻训练,李国成现在的念力已经进化到入微状态,根据之前的脑海记录的标准长度方块,他在脑海里进行放大分割和演化,初步估计他现在的念力识别精度可以达到0.001mm。当然,这个结论需要以后使用标准件进行验证。

  “赵程,你去想办法,调用最精密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赵老爷子直接给赵爸下命令,赵爸没有任何迟疑就点头答应。

  “你评估一下,曙光II型机床是否具备了量产能力”,赵老爷子明显非常重视国家工业的整体提升能力。

  “加工能力没有问题,目前我们工厂近期就能够拥有曙光II型机床,利用它们应该不用3个月,我们就会拥有20台曙光II型机床。因为对工人能力的依赖性下降,很快就会形成战斗力”,李国成自信的回答道。

  “而且我们实验室研究成功了热应力释放工艺流程,也加速了生产过程。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装配能力,这个是我们最大的瓶颈。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再高,如果装配不满足要求,不仅加工精度上不去,还会影响机床寿命”。

  今天白天李国成忽略了这一点,也是在路上,被冷风一吹才想起的。现在轧钢厂只有3位8级钳工,短期他们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水平。

  主要的瓶颈是他们力量不足和手部的稳定度不够,一些装配过程的划痕就会影响机床的精度。

  李国成把他的担忧说于老爷子,“你们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老爷子马上提问。

  “看来需要为他们研究一些辅助工装了,便于他们提升负重能力的身体稳定度”,李国成想了想说道。

  “有思路没有?”老爷子表现的非常急迫,看来对曙光II型的普及期望非常高。

  “我回去想想,应该不难”,李国成信心满满地说道,因为他想起了后世非常普及的一种装备。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