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章 第一颗芯片诞生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就十几天吗!”知道李国成是客气,但是刘姨还是笑的见牙不见眼。

  “古人曰过:一日不吃,如隔三秋”,李国成开始了臭贫。

  “你就嘴贫吧”,刘姨笑骂。

  “赵婷昨晚累着了,您让她多睡会儿”,李国成也没有避讳,直接嘱咐刘姨。

  “安心上班去吧,你媳妇我会照顾的”,刘姨像赶苍蝇似的,把李国成送出了门。

  一路上,李国成突然发现,春天已经到了,树枝吐出了绿芽,小草已经有几公分高,微风的清晨,让骑车的李国成心旷神怡。听着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感觉古城好似正在复苏。

  沉浸在美好清晨中,心情好似飞扬到空中,直到看到十字路口围满的学生,李国成才意识到天空好像还蒙着灰朴朴的雾气。

  下车推着走,路过时,跟着喊了几句口号,顺利地到了实验室。

  打开第一实验的大门,里面一如昨日,大家都没有敢动他的东西。

  李国成打开所有窗户和大门,坐在实验室正中,闭目静坐。

  “李哥,请喝茶”,不知过来多久,一声低低地声音唤醒了李国成。

  抬头就看到了张芷静双手捧着自己的茶杯,静静地站在身旁,脸上都是温和的笑。

  “老李,缓过来了,不行就休息几天再来”,吴连奎打头,实验室的几个熟人都走了进来。

  “是啊,工作重要,但是身体更重要”,易师傅满脸担心的说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

  李国成被深深地感动,他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太投入了一点,就让大家如此担心。

  其实他自己没有觉悟,其他人全都心知肚明,实验室的精神支柱就是李国成,只要他没事,实验室就会越来越好,成果也会越来越多。

  “放心吧,睡了一觉,现在我满血复活了”,说着坐了一个展示肌肉的动作。

  “小李,日子长着呢,不用急在一时”,王工走上前,拍了拍李国成的肩膀。

  李国成点了点头,并保证以后不再如此后,大家才陆陆续续离开。

  李国成走到样本前,把所有记录看了一遍,在脑海里进行分类分析。突然一拍自己的脑袋,过去他钻了死胡同,总是想着控制每一级的放大倍数。

  但是三极管的特性就是电流放大倍数每一个都不一样,而且差距有时会达到一个数量级。为什么非要把所有电阻刻录到芯片上呢,每一级拉出一个电阻,放到芯片外部,直接调整这个电阻的阻值,不就可以控制每一级的放大倍数了嘛。

  想到就干,1个小时后,收音机里传出了美妙的音乐声。

  李国成烧包地来一个后空翻,不断挥舞手臂,“yes,yes,。。。”。

  接下来的工作虽然难度不小,但是只是时间的问题,那就是压缩芯片面积,降低成本。

  有念力支持,这个工作,只用来三天,芯片就压缩到只有黄豆大小,最后封装时,按照后世的习惯,封装为DIP-16。

  看着手中熟悉的芯片,李国成成就满满。

  欣赏了一会,李国成重新设计电路板,三维建模、布局、雕刻基板、点胶、焊接、连线、测试,一套流程非常熟悉,把电路板放入原来的收音机盒子里,连接按钮。

  装上电池,打开开关,调台,一段《智取威虎山》京剧片段传来出来。

  拿着收音机,一路上烧包地来到吴连奎的办公室。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