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汇报(二)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之前本来想建议开办一个离岸共识,然后在香港设立一个办事处,然后由他们在全世界主要国家申请国际专利。可是他无法解释这些想法的来源。

  赵老没有继续追问,还点了点头。

  “还有两个技术,已经有了思路,等做出实物要马上申请,因为我自己感觉这个可能会改变世界”,李国成为了引起重视,不得不画大饼。

  “喔,这么自信!”,赵老笑了笑,不置可否。

  “国成如果被曝光,学历是他的一个短板”,赵爸担忧地说道。

  “伱这么多年的潜心学习,再加上本身的天赋,有现在的成就,我们是了解的,但是其他人也许不这么认为,哎,难办啊”,赵老也陷入了深思。

  “我到有一个主意,谁不服和我比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再说我的身家一直清白”,李国成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之前一直低调,现在如果不得不曝光,也能勉强应对。

  “不失为一个方法”,赵爸眼睛一亮。

  “再想一想吧,如果真如小李说的,这次的功绩太大了,小李一个人担不下,还得找几个人一起分担”,赵老还是觉得分担更稳妥。

  “呵呵呵,李怀德和吴家小子巴不得如此”,赵爸笑着说道。

  “现在西方在研究晶体管计算机,而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所以,计算机技术一定是以后最为关键的技术。而我们现在才刚刚起步,我也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做一点什么“。

  “是啊,在一些领域,确实需要计算机。不过就是太笨重了,也太娇贵了”,赵爸感慨道。

  “那是因为使用的电子管,体积本身就大,而且连线繁杂,有一个小虫子就会导致电路短路,所以表现的容易故障。

  但是现在的晶体管,体积只有电子管的千分之一,而这个收音机核心芯片,体积比现在市面上的晶体管还要小。但集成了7个晶体管还有20多个其他器件。

  随着技术的进步,成百上千、上万的晶体管集成在这么大的芯片里,到时候,计算机会有多小,功能会有多么强大”,李国成一口气讲了这么多,因为他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说服力会强大很多。

  “真的会有哪一天吗?”,赵爸有点不敢想象。

  “应该比我们想象的更快,毕竟社会需求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

  “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做到这些?”,赵爸追问道。

  “半年做到集成100个晶体管没有问题,两年之内1000个”,李国成已经非常保守了。

  二人了解李国成的性格,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而且现在也证明他过去说过的话。

  “我们国内一窝蜂都在搞半导体,你怎么看?”,赵老询问道。

  “在我看来,完全是浪费国家的资金和资源,我建议您去我们实验室看看,我们建立了无尘实验室,才保证了产品的成品率。没有无尘实验室,产品率低到不足十分之一”,李国成一点也不客气。

  “而且,关键的工序必须在真空的条件下完成,您觉得现在有哪一家可以做到这些”,李国成继续扔飞刀。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上一章又被禁了,这次真蒙了,不知道该怎么改了。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