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盘古操作系统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分析。

  时间过得非常快,很快就进入了7月份,在李怀德的不限努力下,终于要来了12个大学生,10男二女。说是大学生,其实比高中生强不了多少。

  不管如何,稍稍减轻了实验室人员的需求。

  软件组分配了2人,1男1女,年龄都比张芷静大,男的25岁,女的23岁,都已结婚。刚来听说张芷静的学历只有初中,二人嘴上没说,但是表情已经出卖他们的内心。

  处处表现出他们大学生的身份,张芷静直接丢给他们一个笔记本,里面是关于存储算法的公式,让他们进行优化,当时就把他们打蒙了。

  张芷静一阵窃喜,她没有忘记,当时她拿到这本笔记本时的奔溃心态,现在终于轮到他们。

  当他们慢慢了解到现在软件组负责的工作后,眼里都是小星星,一扇新天地的大门向他们打开。现在面对张芷静,那就是对待师傅的态度。

  周晓娟也分到两2人,也是1男1女,他们倒是老实,没敢炸翅,当了解了材料组的任务和之前的成就后,态度更是摆的超低。

  闫解放分到1个男生,年龄26岁,比较沉稳,平时工作认真,和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张头带了一个,小伙比较腼腆,但是也会来事,见着张头就喊师傅。

  测试系统是2个新人负责,现在正在学习,暂时派不上用场。

  其他人4个都分配到了机床实验室。

  其中一人,动手能力较强,李国成建议安排他研究电机设计,王工听取了建议。

  人员齐备,但是现在的半导体实验室就显得非常拥挤,张头和王大勇直接待在了无尘车间。候工带着徒弟待在工作区。

  现在条件最好的就是软件组和材料组。就连李国成都跑到了吴连奎办公室,加了一张办公桌。

  天气越来越热,国内的半导体研究也越来越火热。一些研究所没有芯片生产线,通过行业关系直接跑到了那五家刚调试好生产线的工厂,借用他们的无尘车间搞科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音机投产。

  气的5家工厂的领导,直接闹到部里,这事才消停。

  好在他们以为这是丑国货,不然轧钢厂估计也会被烦死。

  没想到的是,他们不知从那个渠道了解到,红星轧钢厂也有一套生产线,纷纷打申请要求借用。被部里直接驳回。

  时间进入8月中。

  李国成负责的软件模组已经完成设计,并在脑海里进行了两次模拟,运行非常流畅。为了避免出现后世windows早期常见的死机和蓝屏故障,李国成添加了很多故障处理机制,确保计算机能够稳定工作。

  当李国成把程序提交给张芷静后,她都傻了,一直以为她会第一个完成任务,没想到李国成的动作如此迅速。这给了她很大的压力。

  终于在9月初,操作系统所有功能模块都完成了设计。张芷静开始了联调工作。好在那2人现在都已经有了基础,可以负责一部分测试工作。

  9月15日,测试工作完成,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

  9月25日,在新建成的半导体实验室的大会议室里,单位主要领导全部到场。

  李国成亲自操作,一个非常类似windows的界面出现屏幕上。应该说是更像是一个记事本的界面,线条非常简单,背景是一片白。

  但是毕竟是当世第一个窗口操作系统,大家存满了好奇,当李国成打开一个文件夹,点开一个小游戏:弹珠,大家再一次瞪大了双眼。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1966年,学生大串联开始,当时在校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1966年、1967年、1968年的三届毕业生都滞留学校,后来自发组织分配自己,国家和学校也都比较重视,大部分得到分配,成分是工人。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