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7章 专利布局准备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7章专利布局准备

  小一小二的审稿速度太快了,大部分文章十几秒就被淘汰。李国成只需要站在旁边喊666就行。

  虽然他们被李国成一直按照计算机和机械设计方向培养,但是平时积累的知识面也算是广博。

  模拟人脑记忆的三级模式,使得数据存储不是那么庞大。

  通过知识节点的连接,他们很快就能够推导出学过的知识。

  就像是人脸识别,只需要记忆6~8个面部特征就能够大致区分出不同的人。当然如果这个人不常见,按照规则,会被‘慢慢遗忘’。

  不过有一点还没能解决,就是人类可能会想起几十年前的瞬间记忆,这方面有几个方案,但是对存储的占用太大,暂时没有采纳。

  目前只是把判断非常特别的事情和人物存储在永久区,但是会定期进行评估,如果沦为普通,也会被降级。

  目前的人工智能算法学习和推导能力非常强,如果不是面对面沟通,你很难发觉对面是一个机器人。

  当然,到目前为之,算法一直没有产生情感、意志等意识,只是停留在逻辑层面,也就是类似人类的左脑。

  人类左半脑擅长分析、逻辑、演绎、推理等理性抽象思维;右半脑擅长直觉、情感、艺术、灵感等感性形象思维。

  灵感和创造力来自于右半脑的影响,逻辑推理只能把既有的存在进行不断地优化,无法产生质的跃迁。

  所以,越是逻辑推导能力强的人越死板,越是思维跳脱的人,越有创造力。

  现实中,创造力强的人发明新事物,然后逻辑思维强的人占有这个新事物,是不是很搞笑。

  跑题了,回到人工智能。

  通过这几年的研究和实践,李国成感觉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类最好的帮手,却是无法取代人类。

  除非他们推导出右半脑的思维模式。

  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那么硅基生命一定会取代碳基生命。

  有人幻想,把思维传导上网络,就可以永生,在李国成看来,那是无稽之谈。

  思维的载体是大脑,传输到网络,那就剩下记忆,也就是一串数据。

  想产生左半脑的逻辑抽象思维,那就必须在服务器上镜像出一个一个类似虚拟机的个体。

  此时,上传的思维是你的?还是镜像出来的算法?

  外界纷纷攘攘,作为主角的李国成却是躲到了他的综合实验室里组装着发动机。

  中途,协会评审组又拉来了一车稿件,并把初筛的稿件运走。

  当天下午,李国成就接到了卢老的电话。

  “小李,你们实验室的速度太让人惊奇了,初筛结果和筛掉的稿件我们进行抽查,居然没有发现遗漏或差错,伱们实验室很了不起。

  也感谢你的支持,5份期刊我们正在筹备,顺利的话1个月后就能创刊”。

  “您客气了,只是帮了小忙,以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