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买不到真空炉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里举办的,确实不方便邀请实验室里的人参加。

  大家笑闹了一阵,就分开忙活自己的工作。

  这时王工和易师傅走了过来。

  “走,一起去找吴主任”。

  到来吴主任办公室,几人坐下后,王工首先开口道:“通过多次的反复调整工艺流程,曙光1966型车床终于生产了出来”。

  “是啊,太艰难了,时间比预期多了一倍。如果没有王工的应力释放工艺,时间还得翻倍”,易师傅附和道。

  “工件加工还可以,毕竟我们也有多个8级工。难度最大的是装配,如果没有小李不断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最后的加工精度根本无法达标。足以看出小李的装配能力有多强,之前那台可是小李徒手装配的”,王工接着说道。

  “这次试产,不仅到达了验证图纸的目的,同时也优化了各个阶段工艺流程。具备了可复制性”,吴连奎也感慨道。

  “我一直待在技术科,虽然之前我们也有完备的图纸,各种加工要求。但是小李让我开眼了,不仅有系统的生产、装配流程,更是有着各个环节详实的生产、装配工艺流程”,王工也感慨道。

  “这次试产,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队伍,为以后半自动机床的生产、装配积累了经验”,吴连奎心心念念地不忘半自动机床。

  大家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技术科正在整理资料,李主任准备近期把曙光1966型机床验证结果和高温应力释放工艺提交到部里。如果顺利的话,我们轧钢厂就可以开始半自动机床的生产筹备了”,吴连奎兴奋地说道。

  “小李,现在半自动机床的零件都完成了生产,应力也释放完成,我还是建议你自己亲自动手安装”,王工建议道,其他两人也点头赞同。

  “毕竟是第一台精度如此惊人的机床,可以作为我们后续生产的参考”,王工继续说道。

  李国成想了想点点头。

  “老李,告诉你个坏消息。因为没有那么高要求的真空炉,1年内我们就不要抱任何希望了”,吴连奎遗憾道。

  李国成低头沉思起来。实际上他是在脑海里模拟推导真空炉的制造的可能。几分钟后,李国成抬起了头。

  “他老人家说过,我们要学会自力更生。买不到,我们就自己造”。

  其他三人都有点诧异,那可是真空炉啊。

  “放心,其实戳破那片窗户纸,真空炉的技术也没有那么神秘。之前为了制备半导体,也研究过真空炉,我们可以采用油置换法,原理不是太复杂”。

  随后,李国成给大家讲解了油置换法真空抽取的原理。一个小时后,三人感觉真空炉好似真的不难。

  随后就反应过来,不是不难,是这个家伙讲解过程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物品给比对,让你感觉特容易。但是怎么实现,大家都没有头绪。

  大家看着李国成胸有成竹的样子,互相对视,默契地不再纠结。只要跟着他的思路走即可,他说用弹弓能够打下月亮,我们递石子就行了。

  “其他部件,我们厂都可以生产的,但是气压表和密封胶圈,需要采购”,李国成补充道。

  “这个我来想办法”,吴连奎应承道。

  “李主任征询我们的意见,曙光1966型机床放置在哪里合适。一旦提交报告,来厂考察和参观的肯定多”,吴连奎想起来李怀德的嘱咐。

  “哪里都可以,就是不能放到我们实验室”,李国成赶忙说道,其他二人也是点头赞同。

  想想那个场面,实验室以后就不要干活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