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三十七回 考核_明末:辽东雄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你不肯,那我就成全你。」一挥手,侍卫们上前,把钱谦益拖走。

  百官惊悚。

  尤其是赵之龙,瞬间汗流浃背。

  杨承应低头看向他:「虽然在防备南京的事上略有不足,但做到了你能做到的一切,属实不易。

  我不能给你爵位,但是你献城有功,稳定城内局势也有功。就赐你弘文馆学士,待江南平定后,去礼部当侍郎。」

  这等于是让赵之龙免于考核,第一个成为政事院

  官员。

  赵之龙当即跪下,向杨承应磕头谢恩。

  「好了,其他人都退下吧。明日在文华殿外集合,接受吏部的考核。」杨承应一抬手,「除赵之龙外。」

  受到惊吓的南京官僚们,战战兢兢地退下了。

  只有赵之龙孤零零的立在殿内。

  杨承应看着他:「其实,我本来不想杀张捷。但他既然都开了这个口,我也就成全他。恶名归我,他也算最后做了件事。」

  「这大概是文人的通病吧。平日无所事事,到头一死,好像风评逆转。」

  赵之龙忍不住吐槽,「张捷生前坏事做尽,死不足惜!只是钱谦益……」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杨承应很是淡定,「我是不介意把他的门生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原来殿下抱着这个心思,那江南的平定恐怕……」赵之龙有些担心。

  杨承应却不担心,笑道:「天下平定不是一蹴而就,就让地方官员们苦一苦,我顺便也好考察一下他们的能力。」

  随着主要人物的落网,一些小鱼小虾翻不起多大的浪。

  尤其是大乱之后,进入大治阶段。

  重建新秩序,让百姓们都逐渐适应了,造反就是天方夜谭。

  况且,太平岁月都有人造反,乱世更不值一提。

  二月十三日,是吏部考核南京官僚们的日子。

  尽管昨日的事情,把他们吓得够呛。但面对官位的诱惑,还是趋之若鹜。

  很快,文华殿外站满了大中小官员,顶着寒风,静静等候。

  但一口口大箱子抬进去,让他们吓了一跳。

  「天啦!这是当年索贿的账册!」有人认出来了。

  因为箱子上贴着封条,封条上面注明了日期。

  自己干过什么,有些人还是清楚的。

  这时候,身着辽东官服的吏部官员出来:「诸位不用怕,这些只是考核你们的一个标准。没有索贿的,不代表过关。索贿的,不代表不过关。

  请各位依照原有品级,依次入内。从辰时一直到酉时,没有进来的,可于明日再来。

  过关的,如是入朝官员,则领号牌回家等候。各地官员,则领号牌直接赴任。由军中健儿保护诸位安全,请尽管放心。」

  说完,吏部官员转身入内。

  方才安静的空地,立刻热闹起来,一个个喊着「我先来」,都抢着进去。

  身为勋贵的刘孔炤,居然第一个窜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对面摆着几张桌案,并拼凑在一起。

  桌案后面,坐着一排官员,面露威严。

  在桌案前面,还有一把椅子,刘孔炤想,这应该是可以坐的。

  果然,居中的吏部官员抬手道:「这位请坐。」

  「恭敬不如从命。」刘孔炤坐得端正,心中忐忑。

  「请问这位大人高姓大名?现居何职?」

  「刘孔炤,诚意伯。」

  「原来是刘伯温的子孙啊。」

  官员感叹完,立刻开始问刘孔炤各种各样的问题。

  涉及到政务、数算、水利等方方面面,等于是全面的考察。

  刘孔炤汗流浃背,感觉自己第一次这么贫瘠。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