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回 主动撤退_明末:辽东雄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完,负手离开。

  留下方震孺在寒风中凌乱。

  这赏银不好讨啊!

  驻扎在盖州的明军,很快出发。

  祖天寿和苏小敬率部在前面开道,中间是辎重部队和一些逃难来的百姓,其次是尚可喜的兵马,殿后的是许尚。

  这次行动得到不少的瓶瓶罐罐,杨承应一股脑儿带走。

  预备来年春耕时,用得着。

  因此,辎重部队拉出好长长的队伍。

  由于天气寒冷,道路状况不好,负责运辎重的民夫都喊起了号子。

  “往前啊,嘿哟!吃饱饭呀,嘿哟!注意脚啊,嘿哟!别滑呀,嘿哟!”

  整齐的号子,首尾呼应。

  杨承应策马带着亲卫,在辎重队伍一侧巡视。

  前段时间,专注于战事,而没太注意运输的情况。

  看到长长的队伍,想着这次虽然有一定损失,但收获远大于损失,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然而,随着自己骑马往前,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只见一辆辆载满物资的大车,被孱弱的马匹拖拉着,一个个瘦成皮包骨的民夫在车的两侧和后面奋力推着,才让大车艰难前行。

  更感到震惊的是,这些民夫里还掺杂着一些女人和少年。

  更有甚者,女人或男人身边跟着小孩。

  小孩一个个穿着褴褛,小脸冻得发紫。

  “怎么会有女人和孩子?难道……这些日子有他们运输吗?”

  杨承应记得自己明明要求的是盖州青壮,和一部分水师士卒负责运输啊!

  “来人,给我把尚学礼叫来。”

  杨承应向亲卫下令。

  公孙晟接令后,扬鞭拍马,传达命令。

  杨承应看不下去,感觉坐在马背上都是一种罪过,翻身下马,站在雪地里。

  亲卫们看到主将都下了马,也一个个下马,静静的护卫着。

  不一会儿,尚学礼在公孙晟的引路下,来到杨承应的面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承应指着混在队伍里的女人和小孩,扭头问尚学礼。

  “大人,道路艰难,光靠盖州青壮和水师运输不完。属下在复州就地招募一批青壮运输,然后来了一群拖家带口的,要求搞运输。”

  尚学礼解释道:“还有……死了男人,家里生计无着,只能等着饿死的。他们滚在地上,属下实在不忍拒绝就答应了。”

  “复州?”

  杨承应想起来了,朝廷拨来的鸟铳和银锭、粮食都是通过复州,运抵前线。

  尚学礼道:“大人,您曾经下令,一定要照顾好民夫的伙食。他们尝到甜头,一传十、十传百,又来了不少。”

  “这样啊……”杨承应叹了口气,转身向尚学礼道:“尙将军处理得当,我给你记上一功,等回去后再论功行赏。”

  “不敢,将军的恩德已经够大了。”尚学礼赶紧推辞。

  杨承应懂他指的是什么,便道:“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不能混为一谈。”

  “谢……大人。”尚学礼激动地躬身行礼。

  杨承应道:“传我命令,把辎重队伍的小孩编为一组,由我和亲卫亲自护送,前往金州。”

  说罢,他走近辎重队伍,解下身上的披风,将正好经过的一个孩子裹住,顺手抱了起来。

  小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里,透露着一丝恐惧。

  “大婶,”杨承应对孩子母亲诚恳地道,“你的孩子交给我抚养,直到金州,你再抱回去。”

  “谢将军!”正在推车的大婶,满脸流泪的跪在面前。

  杨承应赶紧让亲卫把她拉了起来。

  随后,杨承应转身把这个小女孩放在马背上,牵着马匹的缰绳继续前行,沿途“捡”孩子。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