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体系的碰撞_抗战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亡了一百多人。

  五比一的交换比,比淞沪战场以及国防线上的战斗,这样的交换比好多了。

  随着日本人退下,关世杰轻轻松了口气。

  他有一种冲动,要给张四行打电话,让他把单兵坑洞的手段教给二六四旅。或许那样的自豪感,果军方面的伤亡能少得多。

  可转念一想,果军也有汽油桶大炮。可射击完完全不知道转移射击阵地,转眼就让鬼子掷弹筒端了。

  国军也有粗瓷手雷,可只知道用手甩,用根布带能死啊。

  即便不像老烟袋他们造的,带撞击引信的,那拉着了也能打个五六十米什么的。

  可想来想去,关世杰都感觉这些办法都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问题是这些手段伞兵学校用的很好啊,怎么拿到果军那边,总感觉不可行呢。

  其实这问题不但在他这儿有疑问,刚刚放下电话汉森同样闹不明白。

  比起关世杰前线用望远镜观察,指挥所里高出地面三米的潜望镜,观察战场更清楚。同样汉森改造了一个军官顾问团军官的职责,把伞兵学校防守中的经验告诉了二六四旅的人,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连串的困难。

  比如在这大白天,怎么可能派人到前面去挖单兵坑洞,那不是白给鬼子送人命。

  至于汽油桶大炮多个阵地的问题,则因为此刻汽油大炮全毁,根本没有必要。

  用抛石索甩手雷,临时找不到那么多抛石索,士兵没练过,搞不好会扔自己人头上。

  一连串委婉的困难下,汉森的建议无疾而终。

  他不解的看向张四行,此人此刻正躺在沙袋上补觉。难为战场上炮火连天,他不但睡得着,居然还轻轻打着鼾。

  “这些家伙,那些经验都是我们用过的,他们怎么就有那么多困难做不到呢。真的,我很难理解那些人?”

  对此指挥所里的人当然无法解答,倒是枪炮声刚停,已经睡了一觉的张四行用嘶哑的声音吩咐,

  “给我点根烟。”

  “是”

  汉森掏出香烟,递给张四行的同时,刚想把自己刚刚的问题重复一遍,张四行却已经开始给他解答,

  “很简单,他们在军校里学的是完全是日本人那一套。战术僵化、观念腐朽,虽然有硬碰硬的思想准备,可从来没有考虑过,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战斗,事实上是一个完整体系的对抗。”

  “体系,什么体系?”

  “他们的作战体系与作战观念全都来自于日本,虽然有德国军官团的训练,但总体上来说他们在战术上,依旧是日本人那一套。勇敢有余、战术呆板,而你提的建议,会让他们把现在的战术体系,甚至思考方式进行全面变化,他们是根本做不到的。”

  这一次不但汉森听懂了,甚至连呆在这儿的叶莲娜也听懂了,

  “这就是你不直接建立伞兵部队,反而要建立伞兵学校的原因?”

  吐了个烟圈,张四行轻声道,

  “别提改变一个国家,甚至仅仅改变战术思想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要是德国军官团提前十年训练或者有望改变,但对于华夏军队整体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此我选择建立伞兵学校,提供最小战术单位的领导军士,这样反而能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提升这支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