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4章 官贷(下)_汉末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魏晋南北朝,也曾多次清理隐户,清丈田地,更出台多项抑制兼并的政策。

  之所以效果不明显,乃是人的问题,而非政策的问题。

  这时羊毅道:“主公,这先是进行官贷,再盐铁收归官营,还要抑制兼并,相当于往水中添油,整个青州都要烧开了,一个不甚,便是倾覆的危险。

  所以诸项政策,是否太急?”

  “不急,反而还缓矣!”

  曹昂也知道羊毅的担心,便言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所以要做的还有第三条,劝学。

  丧乱已来,学校多废,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所以各郡国当各修文学,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

  众人听了并未言语,毕竟教育这种事,乃是千秋万代之计,却很难立竿见影。

  “劝学之策,除了建设学堂,最重要的,还是秋试。

  去年秋试,徐州征募学子数百人,一州之读书人,尽皆归附。我准备明年再开秋试,虽然尚早,可你们却要早做准备,早行宣传。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利虽重要,不如做官重要。秋试之前,这些人是不敢有太大动作的。”

  众人听得,俱是眼前一亮。

  为什么历朝历代建国后都要行科举制度,不仅仅是收拢人才,还是要让地方大族参与到国家建设中。

  如此世家大族才能和政府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那秋试一事,以谁的名义实行。”

  “自然是幕府了!”

  曹昂的态度很明确,什么盐铁官营,抑制兼并,官贷等等,这些得罪人的事都由青州州府去做,做不好责任也是青州州府担着;而秋试这种收揽人心的事情,自然是他曹昂去做了。

  众人对此倒也理解。

  从来都是下属给上级背锅,总不能反过来吧。

  看着几人,曹昂也不由得说道:“我等所控青、徐二州,徐州是基础,负责发展的下限,不可乱;而青州却意味着我们未来的上限。

  青州的改革成功了,我们才有可能倒逼徐州改革,进而将其推行至全天下,所以诸位在青州,任重而道远。

  希望诸位能不负所托。”

  曹昂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几人面色俱是一凛。这时羊毅带头,对着曹昂拜道:“必不负主公所托。”

  确定完核心路线之后,众人所要商议的便是具体政策。对于如何进行官贷,曹昂并不多管,放任杜畿去实现。

  毕竟不担责任,就要给底下人放权。若是又不给人足够的权利,还要人担责,那就是耍流氓了。

  而曹昂更重视的屯田事,则单独设立青州营田署,独立于三署之外,由国渊担任青州营田令。

  国渊是郑玄的弟子,也是曹昂的师兄,历史上正是其负责曹魏的民屯事务。

  国渊在任时充分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百姓,又按照百姓比例安排吏员跟进,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短五年间就令官府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

  而且国渊是青州人,负责屯田事务,也能让当地人接受。

  众人对此并无异议,于是青州的经济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整个国家的变化,从这个最破败混乱的地方开始。

  【作者题外话】:注:“户调政策”就是曹操推行的《户调令》,在那个时代算是非常先进了。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