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心结_满唐华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白一直在想,杨国忠一个人就能办的差事,为何李隆基要派他一起去?

  他心中有个答案,但不确定。

  “回圣人,臣没有搜查到任何李锡谋逆的证据,只看到杨中丞使人造伪证。”

  “是吗?”李隆基以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薛白。

  薛白继续道:“臣搜查之后,认为李锡是个忠臣。”

  “你可知你嘴里这个忠臣,包庇了弑君的妖贼?”

  “杨中丞想要尽快结案,造制伪证,此事臣无权干涉,但臣得对圣人说实话。”

  “实话?”李隆基讥笑一声,隐隐有些针对薛白的意思。

  “是。”薛白道:“李锡或许出了疏忽,或许被人蒙蔽,但绝不至于是幕后主使,臣请呈上佐证。”

  李隆基并不想看佐证,叱道:“依朕看,被蒙蔽的人是你,轻易便能信了逆贼。”

  他就是对薛白有所不满。

  遇刺之后,当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像年轻时一般英明果敢,再听闻薛白手刃一妖贼、并救下杨玉环,他感受到的情绪竟然是嫉妒,嫉妒薛白的年轻。

  这情绪来得很莫名其妙,李隆基本以为自己会很高兴于杨玉环安然无恙,为此重赏薛白,可满脑子想的却是他在他的女人面前比他还要出风头。

  本不该如此的。

  李隆基不缺臣下做事,之所以召见薛白,就是想确认他是否已开始讨厌这个风流更甚他年少时的少年人了。

  这位天子极少见的开始失态了。

  薛白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李隆基的不满,因此,他知道自己不能学王、杨国忠当顺臣。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已经被一个女子讨厌了,再继续千依百顺,也只会被瞧不起。

  一旦“顺”已没有用了,就必须展现价值。

  他得给到李隆基一点旁人给不了的情绪,又不能太过份。

  “臣以为,若李锡真是主谋,大可借助修建华清宫的机会将妖贼送进内苑。”薛白停顿了一下,道:“故而,此案该只是妖贼作乱。”

  忠言逆耳,实话也不好听。

  好在薛白说的是妖贼作乱,不像李锡直接说官逼民反。

  李隆基依旧不太高兴,但对薛白的怒气终于从原本那莫名其妙的嫉妒情绪上转移到正事上。

  另外,李锡那日所言,还在他脑中挥中不去。

  “好,薛卿不妨与朕说说,你如何看待此案?”

  “臣以为,至少李锡从河南府招募的近千灾民是真的,其中虽有二十余妖贼混入,但灾民从家乡到洛阳,再到骊山,一路上会死多少人?最后能剩下近千劳力,可见受灾规模不算很小。”

  这是旁的臣子从没有说过的角度,陈玄礼、杨国忠、王等人根本就不在乎灾民。

  李隆基在乎吗?薛白不知道。

  他认为这位圣人在乎的是面子。

  “当然,有灾情是常事,以大唐之强盛,应付得过来,那应该是地方官吏没做好。”

  薛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