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首阳晴晓_满唐华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中景色优美,杜五郎与薛运娘说话时不自觉地牵了手,聊着树梢上叽叽喳喳的鸟是什么鸟。

  走着走着,遇到薛白与李季兰,正在谈论诗词的两人回过头来,目光便落在了小夫妻牵着的手上。

  “嗯?看我们干嘛?”

  薛运娘有些害臊,想把手抽出来,杜五郎难得有些硬气,就拉着不放。

  正儿八经成过亲的,他又不怕人看的。

  再往前走,李腾空在那等了一会儿,待他们四人过来,李季兰、薛运娘便自然而然地围到她身边说话。

  “腾空子,方才薛郎送了我一首好美好美的诗……”

  薛白则与杜五郎在后面小声地说话,道:“我看宋家子弟以宋若思为首。你去与他牵个线,说杨氏商行想买下陆浑山庄。”

  高门大户占田地也得办个书契,两匹绢买百亩田,他道德标准总不能比这还低了。

  杜五郎不太情愿,问道:“非要我去?”

  薛白道:“你去与他过招看看。”

  “他对你态度不好是吧?”杜五郎叹道,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过招就过招吧。”

  几个年轻人边走边聊,过了一会,队伍往首阳山上而去,登山眺远乃是此间胜景之一。

  前面,杨齐宣与宋若思说着话,学识上的差距渐渐就显出来了。

  宋若思来往的都是李白、崔灏这等一代文豪,总不能与杨齐宣聊些走鸡斗狗之事,沉默着,摆着一副哀容在前引路。

  杜五郎见这机会,便过去与宋若思搭话,一边走一边心里还犯嘀咕,觉得这事就像是高门大户把农人逼到走投无路了强买其田,但名门子弟毕竟不是无知愚民,哪能这么容易就被说服?

  他甚至觉得,宋若思根本就不会搭理他,倒没想到,上前报了姓名,对方颇为客气。

  “五郎之名,我在长安也曾听过。”

  “啊?我在长安是有一点点薄名,那个,我家里在丰味楼有些分红,也算是在给虢国夫人经营产业……”

  李季兰回头看了一眼,见薛白身边没人陪他说话了。自然而然缓下脚步与他并行。

  “为何薛郎总能随口作出韵味悠长的诗来?我反复咀嚼,犹觉口有余香呢。”

  “季兰子才是真正会写诗的,我不过是运气好。”

  李季兰原本就面若桃李,此时被夸一下更加脸红,问道:“薛郎可还想要再写本戏文?”

  最近又不巴结李隆基,薛白肯定是不打算写的,但闻言还是想了想,认为下次若要写,可以写个《梁祝》,遂与她先谈论起来……

  说着话,他时不时看向走在前面的李腾空,意识到今日都未与她说话,其实也是想搭腔几句的。

  但李腾空一直与薛运娘挽着手小声聊天,他总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反而是走在前面的杜五郎与宋若思谈得渐入佳境。

  “我能不能问一下,宋家是出于何种考虑,把辋川别业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