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雁门老将行_满唐华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宝十二载,元月。

  上元节已经过了,长安城想必又是繁华满目。而在雁门郡,天地间还是一片白雪皑皑。

  有雁鸣声划破长空。

  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山时开始在空中不断盘旋,直到口中的芦叶落下,方才飞过。因此景象,有了“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之说。

  与雁门山对峙的一座山名为隆山,两山相夹,岩壁峭拔,中有一路,盘旋崎岖。

  绝顶之上,一座雄伟的关城屹立着,正是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雁门关。

  是日,有一男子裹着胡裘,从南边赶马行向雁门。他浑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眼,眼角有深深的皱纹,眼神中有着饱经世事留下的沧桑与透彻,当离那雄伟的雁门关渐近,他开口吟起诗来。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诗声高亢,传到了关城之上,有守卒从墙垛上探出头来,喊道:“来者何人?!”

  男子拉下裹在脸上的围巾,显出一张苍老的脸来,在饱经岁月的痕迹间,依旧可以从他的皮肤看出他出身富贵,且年轻时一定极为英俊。

  他五旬左右年岁,气质潇洒,虽没摆出表情,却也有种春风般的笑意。

  “代州都督府录事参军。”他抬起头,报了官职之后,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崔颢!”

  雁门关上,那士卒收回了脑袋,不多时,有个戴着头盔的将领探出头来,问道:“可是‘大唐七律第一’的崔颢?”

  “不是!”

  崔颢果断应了一句,哈哈大笑道:“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崔颢。”

  过了一会儿,关城门被打开,几名将领迎了出来,核验了崔颢的官身。

  为首的一名老将眯着眼,时而把那文书凑近,时而拉远,看了一会,喃喃着“以监察御史任职代州都督府门下”之后朗声大笑道:“就是崔颢,让李白搁笔的崔颢。”

  “燕将军,这是何意?”有个年轻的将领问道。

  “连此事你都没听过?早让你多读些书。可知眼前这位是何人?他年少登科,写下了《黄鹤楼》一诗,曾让李白为之搁笔,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将军过誉了。”崔颢连连摇手,道:“此事不过是世人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崔公的《黄鹤楼》是怎样的诗?”年轻将领又问道。

  崔颢不等老将军吟出来,抢先问道:“还未请教将军高名。”

  “老夫燕惟岳,大同军副将。”老将军说着,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年轻将领,道:“薛嵩、薛岿,他们是两兄弟,皆是三箭定天山的平阳郡公之后。”

  薛嵩、薛岿兄弟俩都很年轻,不到三十岁。薛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