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55节_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鼓鼓的皇上,好似夏天的一只小青蛙。

  晚上临睡前,徐景珩拿过书签,放好书本,还笑,还伸手捏捏皇上的胖脸颊:“他们都是大明人,大明的世家有今天的规模,原因太过复杂。首先是,历朝历代的皇家对孔家的利用。”

  皇上小小的心虚:“朱载垣代替宪宗皇帝,再下一个罪己诏。”

  “皇上掌握别人没有的力量,皇上聪明。但皇上要记得,对天下人,要诚。”

  皇上小胖脸一红:“知道~”

  “孔圣人的七十二学生,人称七十二贤士,多为春秋各国高官栋梁,为儒家学派延续辉煌,却只有颜回习得孔子真传。颜回早逝,孔子感叹后继无人,天亡孔学。为官最好的子路死于战乱,孔子哭天下无道。

  春秋记载不多。臣的理解,孔子生活在最为讲究宗法礼制传统的鲁国。礼定天下的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间争战不断,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人的精神和信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这些也是构成老子、孔子、墨子、孙子等等圣人,各种思想出现的条件……”

  徐景珩细细地说,自己对圣人之学的理解。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圣人们的最高理想,应该都是类似于尧舜禹大同:大道畅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

  “小康”是孔子提出的,较低目标。

  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城郭沟池以为固,谋用是作……

  是为礼、仁、信、义。

  “世人都说,孔子如何,其后人如何。孔子的先祖乃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大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皇家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取姓孔,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到孔子的父亲叔辈,一家人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也就是山东曲阜,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他的目光落在皇上的身上,和窗外的月光一样安静。

  “孔家,本就是皇族、世家大族。文字知识,本就是垄断于上层的巫祝和国君大臣。孔子伟大,是因为他教学,给天下所有人一个读书开蒙的机会。其他的圣人,墨子、如来佛祖,都是。”

  上层人用陶罐煮豆子,下层人为了一口吃的,去做奴隶。

  上层人开始享受,下层人有了平民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