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交心 帝心与凡心_清穿之德妃娘娘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菡被他紧紧抱在怀里,心中也很触动。

  这样心与心的亲密,比热烈的拥吻更令人心动。

  两人静静地抱了一会儿,玄烨平复心情后,才微微松开她。

  沈菡见他好像有话想说,便没出声,安静地等着他开口。

  玄烨心情复杂,一时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理了理思绪,决定还是先解释一下这次的事:“其实朕心里,这次是很想封你为贵妃的。但就像你说的,这样无异于将你置身险境,以后不管是外朝还是后宫,你都将面临无数的攻讦和非议。而朕现在……还没有万全的把握,能在这般复杂的情势下,护你周全。”

  对于玄烨来说,要承认自己尚且能力不足,这很艰难,但这却是事实。

  要不是沈菡如此坦诚,玄烨其实是有些逃避这一点的,也绝不会对任何人暴露出他如今的内心的忐忑和不安。

  三藩之战,对国家,对玄烨,都不只是打了一场仗这么简单。

  对国家来说,八年的战争,劳师动众。

  不仅国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兵民困苦已极,死伤无数。

  而且它还暴露出了许多国家内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边疆藩镇,久握兵权,存在割据之隐患。

  满汉分裂,人心向背,关系满洲之存亡。

  这场席卷天下的战争,将大清内部最大的矛盾——满汉之争,彻底掀翻到了台面上,撕掉了满人的遮羞布。

  不可否认的是,三藩起事之后,其响应者数量之多,规模扩张速度之快,都是玄烨始料未及的。

  这八年来,国家内部所显示出的满汉严重对立,汉族士庶持久的反清意识,广大百姓潜藏的巨大能量,无一不震荡着玄烨的内心,给他留下了巨大且浓重的……阴影。

  而这一切的缘起,都来自于他轻率撤藩的决定,以及对八旗战力盲目、狂妄的预估。

  这场战争使八旗武力的虚弱暴露无遗。

  玄烨到现在都能清晰地记起十七年永兴、海澄两场战役,他收到前线军报时的焦虑和恐慌。

  永兴之役,八旗并三千绿营,兵力十分充足,然‘于贼来攻城时,竟不拒截,坐令三面受围’‘未尝一战’。

  玄烨屡次增援,各路满洲将领竟无人敢犯吴军之锋,他的心情如何可想而知。

  海澄之围,官兵甚众,最终竟令数千满兵成为战俘,实是朝廷的奇耻大辱!

  最后逼迫的玄烨不得不开始重用绿营汉军平叛,方使得局势渐渐扭转……

  八旗近年的疲态玄烨不是不知道,他对外也一直在用各种‘尚武之行’予以遮掩,夸耀武力,对内也一直在整肃八旗。

  但显然他的预估和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知与实际情况仍然差距甚大,他怎么也没想到,入关不过三十年,他所依仗的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