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治理豫州(3)_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豫州,治理的重灾区当属汝南。

  刘寒思来想去,把自己的心腹爱将放在这里,“汝南太守——刘晔。”

  刘晔是刘寒一手带大的,能否在将来承担重任,就看这次考试能否及格。

  “主公,子扬…未免太过年轻了。”

  作为刘晔的半个老师,当刘寒宣布任命的时候,贾诩着实捏了一把汗。

  “年轻?我15岁北上征鲜卑,文远16岁任中郎将讨黄巾,子扬都18了,不小了!”

  刘寒看向刘晔,“前段时间让你留在徐州跟着志才处理政务,现在到了学以致用的时候了,你,可有信心?”

  虽然是问句,但刘晔心里清楚,这是肯定句,“王兄放心,臣弟一定给王兄一个干净的汝南。”

  “不够。”

  刘晔愣住,不够?什么意思?

  “除了干净,我还要一个富裕的汝南,你只有三年时间。”

  “臣弟,遵旨。”

  汉室宗亲何其多,能和刘寒称臣弟的人只有刘邵、刘晔、刘和三人,而刘晔是最被看好的那个,太年轻了,十八岁的郡太守,刷新了大汉官吏年龄榜,若不出意外,这位小年轻,四十岁就有可能步入三公。

  刘晔手中拿着任命书,虽是一张绢帛,但感到沉甸甸的,这是责任,也是信任。

  刘晔上任,自是对汝南士族展开雷霆清洗,袁术称帝,汝南地区士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遭到波及,甭提什么无妄之灾,袁氏在汝南经营上百年,士族关系网蟠根错节,哪个脱得了干系?

  这次与袁术大战,士族损失最惨的不是九江,而是汝南。

  汝南戴氏,光武帝时戴凭与大臣、诸儒辩经,夺席五十余。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又戴遵时人为之语曰:“关东大豪戴子高。”戴良号称“独步天下”。

  上蔡桓氏,他们没有龙亢桓氏那么幸运,这次成了劫灰,和戴氏一样,发往东北,参与开发。

  邵陵陈氏,陈翔,字子麟,陈珍之孙。翔少知名,善交结,为八及之一。这家自然也没好下场,寒冤枉都没用,吃着大汉的饭,却要砸大汉的锅,刘晔自然重拳出击。

  宋公国(新郪县)孔氏,孔子之后。两汉、魏晋立为二王三恪,奉商祀。西汉封为殷绍嘉侯、公,东汉封宋公,西晋降为宋侯,永嘉之乱时断绝。其后裔孔愉等于东汉末南渡会稽山阴。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封孔子十四世嫡长孙孔吉为殷绍嘉侯,位次诸侯王。次月晋封为殷绍嘉公。封地百里,食邑一千六百七十户,建平二年(前5年),增封九百三十二户。

  汉平帝元始四年改封为宋公。

  王莽封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

  光武帝建武五年春二月壬申,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宋公,封地新郪县。

  这家和鲁国孔氏有渊源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