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节 国会(一)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他们中的一人。顾炎武原名顾绛,字忠清。不过在清军南下后,他果断将自己的字由忠清该为了宁人。尽管他14岁就中了秀才,但到27岁,顾炎武也没能通过乡试取举人的资格。从此,他便据弃科场题名之路,致力于实学,研究关于国计民生的真学问。作为复社成员的他是最早接受议会的名士之一。对于孙露在各地广设议会的举动他也十分的赞同。由于其祖上是江东四大富户之一。因此顾炎武很顺利的就得到了进入国会成为国会议员的资格。立志“明道救世”的顾炎武认为议会是最能做到“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而权乃归天子”的制度。就象身为国会议员的他虽然没能科场题名可照样能在今天直接面圣。朝廷能如此广开言路,提倡“清议”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但他同时也对议会的建立者孙露报有一种强烈的抵触。

  在顾炎武看来朝廷只要拥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和一个关心民生的议会就已经足够完美了。可是孙露却偏偏以首相的身份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下制议会以淆民声。还让不少见利忘义之辈进入议会。顾炎武不是排斥商人。只是认为以商人的品行不足以做到为民着想的水准。更别说“清议”了。让一个通过钱财购买爵位,利用财势进入议会的人成为国会议员。简直就是对这种“清议”制度的亵渎。想到这儿顾炎武的脸色也变得渐渐凝重起来。他那拿着演讲稿的手此刻捏得更紧了。这上面是他在隆武帝登基后参照目前形式所编写的一系列治国建议。待会儿他就将当着皇帝的面面呈这些建议并当众发表演说。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在演讲台上直击那位首相大人的准备。虽然他清楚这么做会给他带来什么样严重的后果。正当顾炎武一脸视死如归的打算在国会上批驳孙露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顾炎武的思绪。“宁人兄,你在这儿啊。”

  顾炎武回头一看原来是来自湖广的衡阳议员王夫之。王夫之的大名他早有耳闻。特别是他当年严词拒绝张献忠之礼聘的事迹更是被人传为佳话。和顾炎武不同26岁的他早就中举了。可谓少通博,意气不可一世。义勇军其实在很早就控制了衡阳王夫之也是较早接触议会的士人之一。眼见顾炎武有些紧张,王夫之不由主动上去打起了招呼。

  “啊,是而农兄啊。”顾炎武拱手相迎道。

  “大家来得还真早啊。”王夫之四处张望了一下道。

  “今天可是要面圣的。众人当然不敢怠慢啊。”顾炎武略带感慨的说道。此时休息室里忽然响起了一阵骚动。原来是人称朱爵爷的朱统锐到了。只见一旁的贾敏则、王霖生等人纷纷起身作揖。透着一幅市侩的嘴脸。看得顾炎武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将头撇了过去。已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