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节 鲁冀防线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缓冲地带对清军来说也算是好事。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多尔衮打心底里不相信那些投降的汉将。一个人可以为了高官厚禄背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族人。那他也可以为了同样的理由背叛你。可惜满州八旗人口本就不多,连年的征战更是使得满八旗的兵源开始捉襟见肘起来。如今唯一能让满州贵族放心而又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势力就只剩下了蒙古诸部。好在与蒙古的联姻一切还算顺利。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同漠南蒙古诸部的亲王也都答应会出兵助清。

  暂时缓解了西线问题并不意味着多尔衮就此可以歇一口气。明军的主力这几年虽一直在经营西线。但其在山东一线的兵力对满清来说仍是一大威胁。特别是明军舰队在水上有着清军难以企及的优势。加之去年南明又在三个月内解决了盘踞四川的张献忠部后更是解除了其北伐的后顾之忧。清庭上下均坚信南方的那个妖女一定在私底下磨刀霍霍的准备北伐呢。因此清军各部在各自的防区也都忙着修筑公事严阵以待。可是出乎多尔衮意料的是都快一年过去了,明军除了派兵收复了汉中一带零散的土地外,就没有任何军事举动了。数个月来整个中原突然间变得异常的宁静。简直就象双方已经默认了目前的疆土一般。

  面对中原诡异的战局多尔衮和他的幕僚们心里清楚这决不会是南明满足于目前疆土的表现。至于那个傲慢而又固执的女人更不会轻易的放弃北伐。是的,傲慢而又固执,这不单单是指孙露,更是指整个隆武王朝。满清的贵族们原本以为只会耍小聪明的汉人会满足于历史上北宋的势力范围。更会象南宋时一般偏安一隅。因此开封一战后清庭便一直想同南明达成和解,以求形成南北分治的新格局。毕竟那时侯南明正遭受水灾。在范文程等汉臣看来那是南北达成和谈的最佳良机。为此多尔衮在与范文程商讨之后,特地在挑选了几个在北方颇有名望的汉人名士出使南明妄图和谈。可是南明强硬的态度却大大出乎了满清上层的意料。对方不但拒不接待清庭的使节,甚至还同崇祯朝时一样拒绝承认满清是一个国家。

  南明的这种强硬态度绝对是多尔衮等满清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按照南明方面的说法隆武朝就连“清”的前身“后金”都不与承认,认为那都是伪国号。至于满清世居的关外龙兴之地乃是大明朝的辽东都司。更有甚者那些汉人还翻出了陈年老帐声称爱新觉罗家族只是世袭建洲卫指挥使。当年是努尔哈赤起兵谋反窃取辽东的。从堂堂的大清国皇帝一下子跌到明朝的臣属。不仅连“汗”的头衔都没了,还被扣上了一顶“叛贼”的帽子。据说南明现在对清军的称呼也由以前的“辫子军”改成了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