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节 再战松山(上)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畿的姜镶部赶出了北直隶。特别是其部与姜镶部的保定之战,更是清军少数几次完胜的战例。正因为有了先前的几次胜仗,才使得满达海部的八旗将士们敢有持无恐的面对明军。然而作为主帅的满达海却打心眼里不希望此时同明军正面交锋。

  原来自从盛京陷落之后满达海部就马不停蹄的起程直扑盛京,志在收复这座满清的“谋克敦”。另一方面攻取盛京之后的明军第四军团为了配合关内友军完成战略上的大合围,则将目标锁定在了山海关。而要攻取山海关,就必须先夺下关外的锦州等城才行。经过一番调兵遣将之后,清军于六月二十三日进抵松岭,留饷于宁远,大军扎营于乳峰山之西。两天后,明军第十、十五师先头部队亦抵达松岭,并扎营于乳峰山之东。于是两支士气正旺,同样都想至对方于死地的大军最终狭路相逢在了松山之上。

  由于清军在人数上比明军多出了一倍多,而其扎营的位置在地理上也颇为占优。又有一条从宁远到锦州的粮道,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和地理。反观明军在脱离海岸线后,后勤补给也跟着力不从心起来。加之明军这次是长途奔袭,先头部队抵达松山的不过一万余人。双方统帅对各自的优劣心知肚明。作为明军统帅的黄得功自然打算抓住清军主力后,倾全军之力孤注一战。以求一战定乾坤彻底扫清满清在关外的有生力量。但清军主帅满达海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战略。对明军多次的正面挑衅视而不见。打算利用自己在地利以及骑兵上的优势与明军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妄图最终将明军拖死在关外的群山之中。

  然而接下来急转直下的战局却远远朝出了满达海事先的预计。先是明军舰队自海上袭击锦州,炮轰山海关。明陆军在海上舰队的掩护下趁此机会,自山至海,横截清军饷道,迫使锦州受困。再是英亲王阿济格战死山西。晋陕陷落,京畿受制,中原战势急剧恶化。一切的一切都不支持满达海在辽东与明军打持久战。为了尽快夺回盛京,为了将明军赶出辽东,为了能让十数万八旗老弱撤回关外。满达海最后还是选择了同明军在松山一决雌雄做个了结。

  然而面对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明军,满达海心里却是一阵心惊。他同明朝的官军交战多年,期间也同隆武朝的官军交过手。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零散的攻城,或是同姜镶部之类的义军在山野间打游击。却从没有和隆武朝的官军在野外堂堂正正地对过阵。更从未看见过明朝官军的阵容有如此严整的。自己的人数虽多可真正有威力,够射程的将军炮只有40门。其余的劈山炮数量是不少,但在威力和射程上与明军的野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