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节 山东鏖战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隆隆地炮声就象是六月里的响雷一般震撼着干涸萧瑟的大地,似血的残阳带着最后一抹余辉坠下了山头。这里是离大汶口仅三、四十里地远的赵家村。连续数年的拉锯战使得周围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早就拖家带口地逃离了这片战火风飞的是非之地。然而本该是一片萧瑟的赵家村,这几天却是人潮窜动。不但废弃的房舍中住满了人,就连不大的打谷场上也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帐篷。放眼望去却见那身着号服、留着半截辫子兵勇们则三三两两地围坐在篝火前歇息。他们虽手握着大刀长矛,乃至火铳,可眼神中却透着一种绝望而又呆滞的目光。惟有村口寨子前插着的几杆“沈”字大旗才隐约显示出了些许生气。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从大汶口方向传来的轰鸣声也渐渐地停歇了下来。仿佛预示着又一个血腥的白天拉下了帷幕。

  此刻在村中最大的一户院落之中清续顺王沈永忠正焦急地在大厅中来回渡步。在他的身后一干部将同样也是一脸慌张焦虑的表情。沈永忠原名沈志祥。本是明辽东江东总兵的他,在崇德三年率石城岛将佐军民投降当时还是后金的满清。并在第二年的正月被皇太极册封为续顺公。在之后满清多次军事行动中他同他的汉奸部队都是满清得力的爪牙。不过原本呼风唤雨的沈永忠现在的日子却一天天难过起来。如果说当初耿仲明、孔有德的死还让沈永忠暗自幸灾乐祸过一番的话。那之后尚可喜在辽东湾遭受惨败一病不起的消息,则让他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想到这儿他不由又回头向自己的部将询问道:“大汶口那里还没消息传来吗?”

  “回将军,现在还没收到瓦克达王爷的命令。不过据悉驻扎小程庄的黄忠清部和李大刀部的人马白天都被拉去大汶口了。将军,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要轮到咱们了啊。”一旁的军师小心翼翼的提醒沈永忠道。

  而其他部将听军师这么一说,脸上的神情就更惨淡了。谁都知道一旦被派去大汶口将意味着什么。现在的清军之所以能将明军一个野战旅阻挡在大汶口,靠得就是人海战术,也就是不断地派敢死队硬挨。那种人海战术自然是不会让满大人们上的。做炮灰的往往是那些临时拉起来的汉军。一方面用以牵制明军,另一方面则是靠此法来消耗明军的弹药。就算是自己打不过明军,只要能看着汉人的火炮炸死汉人,也是桩令人高兴的事情。抱着这样的想法,私下里满人对这种战术可谓是乐此不彼。而从探子带回的消息来看大汶口那儿早就是一片尸横遍野了。谁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被拉去做炮灰。于是乎,所有部将的目光顿时就聚集在了沈永忠一个人身上。

  然而沈永忠却只是微微点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