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节 血腥的闹剧(上)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对权力的渴望并非渴望有行善权力,而是渴望占有权力本身。被后世称为“庚寅事变”的政变就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了这一点。虽然从权谋的意义上来讲“庚寅事变”注定只能是一场可笑的闹剧而已。但这场闹剧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庚寅事变”无疑是将新兴的财阀势力与保守的缙绅势力拧在了一块儿。这两股势力纵横捭阖,相互合作虽只有短暂的一刻。而腐朽透顶的明王朝自甲申年后,也早就没有了自立能力。但与历朝所发生的政变篡权不同。此次的权利变更既不是因为流民泛滥所造成的农民起义;也不是出于少数集团的争权夺利。而是明帝国各阶层势力头一次为了“公共利益”向作为统治阶级的皇室叫板。

  当然深陷事变之中的各色人等,并不知道后世的人们会如何评价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一次的权利交替同以往历次的政变有何不同。正如历史上许多次重要的政变一样,谋划者只是依据各自的欲望,推动历史的车轮罢。最终为这些历史事件做注脚的是后世的文人们。他们依据各自的立场与需要给这些充满阴谋与血腥的政变,戴上“革命”的光环,或是打上“暴政”的烙印。有些人将成为英雄,有些人则注定会被历史所遗弃。

  在“庚寅事变”中孙露似乎注定是要扮演一个胜利者的角色。无论这一切与她的初衷是否相符。她和她的追随者们最终都以吹枯拉朽似的气势打碎了帝党们最后的幻想。1650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数万装备精良的北伐军在第三舰队的掩护下顺利地从采石矶登陆。二十九日,京畿外围北部太仓、昆山诸府;东部重镇苏州、无锡、江阴、常州、丹阳、镇江诸府,相继开城接受首相节制。当晚,第十步兵师进至马群,与地方民团稍适交火后,直抵紫金山南麓。与此同时,第六兵师分兵进抵乌龙山、幕府山炮台。两山炮台守备相继率部投降。次日,两先头师会师攻克紫金山天保城,在控制了可以俯瞰全南京城的制高点后,孙露终于将大炮架在了帝党的太阳穴上。

  此事此刻一身戎装的孙露正站在鸡鸣山上的北极阁中眺望着远处寂静的南京城。而此时南京城的外围却早已是战火连天,一片狼籍了。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诡异的情景,完全是因为她的一道命令。原来明军在占领幕府山炮台后便就此停下了脚步。按照孙露的命令围攻京城的军队暂时停火一天。除此之外她还派遣了使者入城向帝党劝降。甚至还在陈子壮的指导下写了一份亲笔信上奏南京朝廷。以求向天下人表明自己作为一个臣子并没有不臣之心。只是希望朝廷能聆听一番自己的解释,不要被奸邪所蒙蔽。

  孙露此举自然都是依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