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节 忙碌的四月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虽说杨绍清欧洲之行的计划让杨家上下遭受了一番不小的震动。但比起发生这两个月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也不过是一段小小的插曲而已。就在杨家召开宗族会议过后三天,以陈邦彦、史可法、沈犹龙等一干内阁尚书为首的大臣们联名上表请奏显德帝为孙露请封。身为过渡皇帝的显德帝自然是不会附逆群臣们的进柬的。于是他当下便爽快地下诏册封孙露为中华王,加九锡。并着令史可法为其草拟九锡文,向天下褒奖孙露的勋劳。九锡乃是古代帝王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属嘉礼。分别是指衣服朱户、纳陛、舆马、乐则、牙贲之士、鈇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对国家有大功的权臣。事实上,自汉献帝封丞相曹操为魏王、杨坚等,在掌握军政大权后,莫不仿其故事,以求为之后的改朝换代作准备。因此显德帝的九锡文一经公布,无疑就是向全天下敲响了朱明王朝的晚钟。

  因此随着孙露被受封中华王,加封九锡,朝野上下的声音也渐渐地统一了起来。上至官宦大夫,下到贩夫走卒,均意识到南京城里的中华女王登极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不仅是百姓,就连“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势的强劲。在短短数个月内,从岭南到辽东,几乎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了各种吉祥和瑞的征兆。而那些书写着祥瑞征兆的奏章被刻在青藤纸上不断地送达中华王府中。其中的内容读来也是颇有趣味,像母鸡司晨,桃花冬放之类内容已算不上新奇。至于各地献上的灵芝、如意、奇石等等吉祥之物更是堆满了王府的库房。特别是那些奇石上头,往往还篆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之类的文字。

  对于这些所谓吉祥之兆,已然成为中华王的孙露往往只是一笑了之。她知道当年武则天登基前天下也曾出现过众多的“吉兆”。武则天甚至还为此嘉奖过不少人。虽然说这些纷涌迭现“祥瑞之兆”,多多少少都是代表着朝廷内外改朝换代的民意已然蓬勃滋长。但孙露决不会就此当真,更不会拿这些无稽之谈来大做文章。因为她坚信所谓的“祥瑞之兆”不过是强权底下的一个衍生物罢了。是“祥瑞之兆”还是“妖孽作祟”,决定权不在老天爷手里,而是在握枪杆子的手上。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再多的吉兆也是枉然。

  虽然孙露本人对这些“祥瑞之兆”并不感兴趣。但各地省城的主要报纸还是将这些吉兆大肆渲染了一番。通过媒介的作用在短短两个多月间朝野上下改朝换代的呼声就被抄得高涨起来。迫于朝野间的压力,显德皇帝识相地连续两次下禅国诏,令汤来贺等人奉诏玺,引百官至首相府献纳。孙露当然是一次又一次地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