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得雏凤杨绍清幸喜 废国会英格兰惶恐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一连数天的观察与试探让杨绍清进一步确认了玻尔意的这位年轻助手,正是“胡克定律”的发现者,“细胞(cell)”一词的首创者,英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226;胡克。在孙露的口中,胡克简直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对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钟表和机械、天文学、生理学等学科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在艺术、音乐和建筑方面亦颇有建树,因此又被后世誉为“英国的达芬奇”。

  不过罗伯特226;胡克虽在科学研究上涉及甚广,但他本人的运气却一直不佳,简直可以用“倒霉蛋”来形容。他的许多项研究都存在着诸多争议。例如在发现螺旋弹簧振动周期的等时性方面,后世对是胡克在先还是惠更斯在先,一直都存在着争论。而这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胡克与牛顿有关发现“平方反比关系”优先权的争夺了。据说在1679年,胡克找到了平方反比定律。他写信给牛顿,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设想。事实上,这时牛顿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治学严谨的牛顿没有立即发表,对胡克的来信也没有答复。1686年,牛顿完成《自然哲学数学原理》,公布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胡克声明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是他首先发现的。1693年,胡克在皇家学会的会议上,又正式提出他发现万有引力的优先权问题。牛顿声明说,早在1666年他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由于牛顿在科学上的成就卓著,影响巨大,1703年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使得胡克与牛顿的争论在他后来的科学史上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对于胡克与牛顿之间的瑜亮关系,杨绍清知道的并不详细。但就从孙露的表述来看,胡克在光学和力学方面的研究虽有多处与牛顿“撞车”,却不失为一个伟大科学家。因此在杨绍清的心目中早已将牛顿和胡克,比作了欧洲的“卧龙雏凤”。而他此次来英国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以牛顿为首的科学家。哪知牛顿这头“卧龙”尚未觅得,胡克这只“雏凤”却在误打误撞之下主动送上了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于是,之后接连数天,杨绍清都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与玻尔意、胡克等人就各类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一个是拥有超越时代知识的东方学士,一个是汲摄广泛的科学奇才。几番交流之下,杨绍清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对方果然名不虚传。而年轻的胡克亦被眼前这为学识广博的东方学者给深深吸引住了。最初追随玻尔意的想法,很快转变成了对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

  另一边,通过“牛津圈”的宣传,加上之前莱顿大学的演讲,越来越多的英国学者从英伦三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