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缓矛盾众臣柬合作 禀情况欧使来书信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陈邦彦的一席话语说得直白而又明了。他也相信孙露在这点上看得比帝国的任何一个人都更为透彻、更为长远。毕竟当年开创海外殖民的第一人正是眼前坐在龙椅之上的弘武女皇陛下。但这个问题同样又是隐晦的。正如陈邦彦之前所言,商会才是帝国在海外的真正代言人。殖民地上的财富实质上是先为香江商会所摄取,即而才通过女皇陛下为朝廷所控制的。所以殖民农场与朝廷的关系远没有公社农场来得牢固、直接。可就成本来说殖民农场却远低于公社农场。因为殖民地终究是殖民地,而不是中华的真正领土。帝国可以大肆劫掠殖民地的资源与财富,而不用为殖民地的民生操心。就算因过度压榨而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其战火也不会烧到中原本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项只享权利而不付出义务的无本买卖。

  也正因为殖民地这块肥肉油水太多了,各方势力才会像恶狼一般纷纷咬住不放。姑且不论最先踏足的香江商会。帝国的功勋、退役的军官,乃至内阁的大臣,无一不在帝国海外殖民地上拥有相应的封地。而帝国海军更是将南洋群岛视做了自己的禁脔。因此陈邦彦深知如果没有女皇陛下的亲自插手,内阁是很难从这帮“凶神恶煞”口中分得食吃。此刻就得看女皇如何来分配殖民地的资源了。毕竟这其中还涉及了女皇的私人财产。

  对于中华皇家在殖民地的皇家财产,孙露显然没有陈邦彦想象的那般重视。在她看来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变成了一连串的数字。像守财奴那般死守那些数字一点意义都没有。但在殖民农场的问题上她亦得考虑商会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国家确实需要殖民地来直接分担国内的一部分压力。但如何让商会、财阀、功勋们让出这部分利益,而又不打击他们继续为帝国在海外开拓殖民地的积极性,同样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想到这儿,孙露不由陷入了沉思。

  而在另一边眼见女皇陛下默不作声的陈邦彦倒也不再在殖民地的问题上多言,而是将话锋一转道:“陛下,殖民地一事急不得。毕竟殖民地在名义上还是别人的领土,又与我中原本土相距甚远。眼下之际,处理好中原腹地的公社问题才是当务之急。朝廷虽不能没有公社,但问题即已暴露,也不能就此坐视不理。”

  “陈首相所言极是。沈大人即已提出相应的方案。臣以为因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修整,以求得出一个比较的可行的方案来。就算此方案并不能治本,但至少也得缓解目前的矛盾。”陈子龙跟着上前进言道。听了陈邦彦先前一番分析,他同样也意识到了目前中华帝国所要面对的暗流。虽属不同的党派,平日里也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