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 战局顺伦敦股市火 遭危机邦德受追捧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虽说“维和”一词对于中华朝文武大臣们来说还是一个极为陌生的词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之中,中华朝的海外冒险家们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贯彻到了他们的实际行动当中。只不过他们所仰仗的“维和武器”并不是刀枪火炮,而是闪闪亮亮的真金白银。

  冬季的伦敦给人的感觉总是灰蒙蒙的,灰色的天,灰色的地,灰色的建筑,以及灰色的泰吾士河。入夜十分,灰暗的天空中又飘起点点雪花,多数的街道早已人烟稀少,只有一些零星的灯光与晶莹的雪花相呼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敦交易街露天市场周围,依旧灯火通明的大小咖啡馆与酒吧。

  自1613年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以来,西欧各国也跟风似的相继成立了各自的证券交易市场。英国自然也不会落人与后。这个时代的证券买卖市场,不但交易数额大,而且具有显著的流动性、公开性和投机性。交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买卖股票,赌涨赌跌,甚至可在没有本钱也没有股票的情况下进行投机活动。但一般人的交易必须通过经纪人,因为他们自己无权进入交易所。再加上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行市,小投资者要了解股价的高低也只能通过经纪人。因此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往往会聚集在证券交易所附近的咖啡馆里。于是,久而久之证券交易场所周边的咖啡馆反倒是成了名副其实的交易市场。

  就伦敦来说,乔纳森咖啡馆无疑是最为著名的一处交易场所。正如此时的伦敦交易所虽早已关门打烊,咖啡馆内却还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经纪人们混迹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努力使人们相信股价会如何如何,从而引诱投资者通过他来进行交易。而那些梦想着一夜发横财的投机者,则像一只只贪婪的野狗一般四处嗅着发财的机会。毕竟从北海一直蔓延到大西洋的英荷之战已经持续了整整三个年头。接二连三的胜利一直都在激发着英格兰上下的斗志。战争固然是让英国政府和相关大资本家谋取诸多利益。战争同样也编织起了普通人的发财梦。许多人都梦想着能在此一夜暴富。而在这场战争中与克伦威尔政府紧密合作的东印度公司,其股票更是成为伦敦市场上的抢手货。

  相比热火朝天的乔纳森咖啡馆,此刻与咖啡馆之仅有一墙之隔的一间屋子之中,却又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气氛。只见昏暗的烛光下,一群衣着笔挺,神情肃然的英国绅士正襟危坐着分坐在一张长桌的两侧。虽然面前摆放着满满一桌子诱人的食物,但两侧的绅士们却并没有开动享用的意思,而是无一例外地将各自的目光投向了桌子尽头一个正在享用晚餐的男子身上。显然这个男子有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