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第九节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崇祯十六年八月十一,一支由15艘战舰组成的荷兰舰队正浩浩荡荡行驶在南中国海上。七月初十当跌跌撞撞的通信船玛利亚号逃回巴达维亚报告了台湾战败的消息以及鹿耳门海战的情况之后。整个巴达维亚议会沸腾了。有想议和的,有要好好的教训中国人的。于是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巴达维亚政府决定派出700名士兵,15艘战舰,赶赴台湾增援。由樊特朗出任荷兰舰队司令。

  船长室里樊特朗提督正在详细的研究着他面前的这张地图。在了解鹿耳门海战的整个过程后结合巴达维亚总督迪曼对于那次义勇军舰队造访事件的描述。樊特朗觉得现在绝对不能小看这些中国人。很明显他们在海上的实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那个义勇军简直就可以同欧洲正规海军相媲美。所以在和迪曼商量过后樊特朗决定放弃原有救援台湾的计划。绕开义勇军的主力舰队。转而奇袭防守较弱的福建重镇厦门。迫使明军从台湾撤退。想到这里樊特朗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来到了甲板上。新鲜的海风让他清醒了不少。每次遇到重大战役前樊特朗都会来到甲板上吹吹海风看看他心爱的大海。对于这个老水手来说没有什么比大海更能给他安慰的了。作为一个荷兰海军将领他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是的,海洋是荷兰人的海洋。虽然这些年英国海军的迅速崛起似乎威胁到了荷兰在海上的霸主地位。但是樊特朗坚信没有什么能挡住勇敢的荷兰水手!无论是英国人还是那个义勇军!

  此时樊特朗并不知道一支同样由15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正在他们的前方。而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正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义勇军海军提督——李海。

  其实这次攻台行动原计划是由托马斯来指挥这支舰队阻击巴达维亚来的援军。李海则随孙露等人入台作战。但当孙露看了李海的作战计划之后她毫不犹豫的便将阻击巴达维亚援军的任务交给了在多数人看来还没什么经验的李海。

  究竟是什么样的计划让孙露做出了如此冒险的决定呢。原来李海的计划是:把全部舰队分成二支队,另以一支作预备队。一队由他亲自率领突击敌舰队中央,切断其前后联系,打乱敌人队形,使其首尾不能相应;另外一支由陈奇策率领攻击敌人后卫;预备队在发现敌人的旗舰后,才发起进攻,一举打乱其指挥机关,迫使敌舰陷入混乱状态,最后逐个歼灭被分割的敌军军舰。这是一个在许多人看来有违常规的计划。但孙露和托马斯都觉得这个计划的可行信很高。既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孙露便将指挥权交给了李海。由他全权负责此次海战。对于司令能这么信任自己李海很是感动。特别是当众人反对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