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 入军校皇子初长成 论预言君臣议时世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却说陈邦彦与黄宗羲一出内阁衙门便朝北径直向着承天门走了去。中华朝的皇宫几乎完全继承了明朝在南京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的。在皇城与宫城之间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与弘武门、午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从皇城南端的弘武门进到承天门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名曰“外五龙桥”,桥下就是环绕皇城的外御河。在弘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便是中华中央官署区。其中御道的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陆军、海军都督府、监军府、总参府、殖民司,以及禁军、科学院、钦天监、太医院、图书馆等机构。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内阁十二部、宗人府、廉正司,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常寺、博物馆等机构。而作为帝国国会所在地的文渊阁虽也位于皇城的东侧,但却坐落于弘武门之外不在皇城之中。所以百姓私下里亦称其为“外阁”。

  进入承天门后便来到了端门,两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此后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进入午门后,又有五座石桥,人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过了桥便是奉天门,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

  三大殿之后,就到了皇帝私人起居之所,称做“后廷”。其与“前朝”相结合,便组成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朝廷”。处在后廷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左有柔仪殿(东宫),右有春和殿(西宫),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当然对于而今的中华朝皇室来说这样规模的后廷实在是太过宽敞了一些。在格局上也不符合女皇个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女皇一家迄今为止的日常起居都只限于东宫。当然西宫也没有就此被闲置下来,而是依照女皇与皇夫的喜好挪做了私家图书馆、收藏馆、画室、实验室等特殊用途。此外那些来自欧洲与穆斯林国家的建筑师也让中华朝后廷中的不少院落带上了异域风味。

  因此如果说“皇城”与“前朝”均是标准的传统格局的话,那作为女皇私人空间的后廷则可算得上是风格迥异了。当然这些景色与布局在陈邦彦与黄宗羲的眼里早已是见怪不怪了。踏着由南洋檀木铺就的地板,两人很快便到达了位于东宫的南侧的蕙露轩。此处乃是女皇在后廷办公阅卷之所。与武英殿旁的御书房不同的是,除了陈邦彦、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