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寻古籍中华绘世界 受皇命完淳接重任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之内的小州了。每洲外是“裨海”,九大洲之外是“大瀛海”。

  虽然这种以海洋为主的地理观点更符合地球的实际情况。但邹衍毕竟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学家,他的许多观点都是臆测大于现实。所以要将九州的相关描述与现实中的地理环境挂上勾确实需要费些工夫。其实孙露本人对能否自圆其说并不介意。须知现今欧洲的对世界各个大陆的命名也是以希腊神话或圣经为参照的。既然如此用,中国人用蓬莱神话与昆仑神话为范本为世界地理命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儒家的理学学者向来喜好考证。既然方以智等人认为还没完成,孙露也就不便勉强。

  官方虽然没有证实,可相关的说法却早已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了。由于九州的分法有多种版本,民间的各类观点也就随之层出不穷。也恰恰正是这些分歧让中华帝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不同于之前为了贸易而远赴重洋的华商。这一次出海的主角换成了书生。为进一步为自己的论点寻找左证,一些士人在引经据典的同时亦开始尝试去海外探险,以求用在海外的地理和古迹来证明古书上的记述。对于这种令人欣喜的情况,中华朝廷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为此女皇还特地设立了一个“皇家地理奖”用来嘉奖那些勇敢的探险家们。

  姑且不论中华朝的书生是否会像寻找圣杯、所罗门王宝藏的欧洲学者那样,通过给上古奇书找左证,而满世界的跑并发展出考古学。至少中原兴起的“九洲之说”让倭国的德川幕府着实头痛了一把。却听孙露跟着便打趣道:“说起九洲之说,前年殖民司倒是为了此事特意责令德川幕府禁止使用‘九州’、‘中国’等词做倭国的地名。”

  “陛下圣明。我中原素有华夏九州之称,倭国这个狂妄小邦竟敢拿‘九州’来给自己的一个小岛命名。足显其狼子野心,夜狼本性。朝廷责令其改名实乃大快民心之举。依臣看还是现在的‘秦津’更适合那个岛,至少还能纪念一下当年徐福登陆东瀛。”一提到倭国夏完淳的语气中就充满了不屑。作为松江人倭寇可是他自小就耳熟能详的大祸害,因此对那个岛国夏完淳向来就没什么好感。

  眼看着夏完淳一脸傲然的模样孙露一瞬间不禁感慨万千。这种对本民族文明的无限自豪,以对弱势民族的傲然俯视,这正是此刻她想要的东西。于是孙露突然将话锋一转向夏完淳正色道:“卿家知道朕刚才为何要你留下吗?”

  上一章:上一章:下一章:

  给女皇突然这么一问,夏完淳赶忙把自己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老实说,他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中级军官,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他都没有资格参加那样一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