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岭南三忠之张家玉传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张家玉,字玄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1616年1月31日)出生于东莞县城西北村头村(今东莞市万江区村头)一个贫穷家庭,家玉生性聪敏,精通经文,“好击剑,任侠,多与草泽豪士游”,这一点对他日后影响很大。

  张家玉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后,其族兄张一凤任广西左江兵备参议,招他到官署中读书,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家玉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时年29。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家玉报名被执,四月,家玉上《陈情书》及《荐人才书》与李自成,《陈情书》请宾而不臣。《荐人才书》荐刘宗周、黄道周、史可程(史可法弟)、魏学濂等。自成召见,长揖不跪;许以官职,亦拒绝,于是被缚于五凤楼,七日不食,后获释。当李自成率兵抵抗吴三桂时,家玉乘隙奔回故乡。十二月,在南京成立的南明弘光政府以六等定从李自成诸臣罪,家玉罪在五等,逮问至东莞,拘至南京,为有力者辩解,乃得免。

  弘光元年(公元1645)五月,清兵攻破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张家玉走杭州,与黄道周、苏观生(亦东莞人)、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至福州。闰六月,朱聿键即帝位,改元隆武,家玉被授为翰林院侍讲,兼管理《起居注》,不久兼理吏、户、礼三科事。七月初一,隆武帝征江西,家玉请从军,隆武帝爱其文武兼备,命为任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郑彩的永胜军,出杉关,又赐正大光明银印及数指令性的堂帖,便宜行事。十月,清将金声桓围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十一月,自十一日至十四日,先在许湾(今江西临川),后于千金坡,与清兵遭遇,家玉用埋伏诱敌之计,率众奋战,接连大败清军,十六日解抚州之围。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正月,家玉多次请郑彩乘胜出兵西进,郑彩畏缩,家玉请之再三,不得已,遣前锋,至硝石,清兵将至,郑彩竟尽撤其军,弃新城(今江西省黎川),入杉关。家玉与新城知县李翔招募乡兵防守。清兵至,家玉自带亲军、乡兵二百余人与清兵战于城南,在这场保卫福州门户的屏障——新城之战中,因众寡悬殊,家玉兵败、中箭、堕马、折臂昏迷,幸得司都林雄蒙被、冒箭冲入阵中,才把他救回。

  当时,隆武朝中,郑芝龙掌管兵权,芝龙与清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有同乡之谊,蓄意降清,竟然与洪承畴暗中相约:“(清兵)由旱路则撤杉关,由水路则撤水师。”郑彩畏敌如虎,家玉有感于郑氏的不可靠,遂自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