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十二节 惩藩属中华改方针 印度洋华商遇封港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对于中华朝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属臣均如达延汗这般识时务的。弘武十年六月,正当中华军在东瀛本州岛上与倭国倒幕派频频交锋之时,白山黑水间的鸭绿江畔同样洋溢着剑拔弩张之势。自从中华朝出兵倭国以来,朝鲜国上下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惶不可终日。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朝鲜王先后两次颁旨向全国征调青壮劳力入武,并在鸭绿江畔集结了将近十万兵马。期间李朝水师更是如临大敌般地终日在朝鲜沿海巡逻,生怕被人顺手牵羊了去。

  “李卿家,你怎么看朝鲜王这几个月的举动?”内阁会议上,在阅读完辽东来的报告后,孙露直起身子肃然地询问道。

  “回陛下,此地无银三百两。”坐在右手边的张家玉以嘲讽的语气回答道。事实上帝**方在宣布向倭国出兵前就对自己身边的这个藩属加强了监视。眼看着朝鲜王一路上窜下跳地忙着守护他那豆腐干点大的国家。颇给人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难怪张家玉等人只要提起那些个弹丸小国就忍不住流露出鄙夷之色。

  “恩,朝鲜国对朝廷阳奉阴违已不是一两日的事情了。朕也知道朝鲜王此举乃是心中有鬼的表现。但放任朝鲜方面不断地在朝廷背后做小动作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所以朕想听听诸位卿家对处理朝鲜问题的态度。”孙露开诚布公地说道。

  “回陛下朝鲜只是一个弹丸小国,既不似蒙古人善战,又不及倭人彪悍。陛下若是真有降伏朝鲜的打算,以我朝的国力易如反掌。”一旁的陈邦彦拱手进言道,但他随即又将话锋一转道:“不过,陛下,我朝现正专注于平定倭国内乱,贸然分兵恐对平倭之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臣以为对于朝鲜目前的不臣之举还是以斥责为主。待平定了倭国之乱后再问罪于朝鲜王也不迟。”

  听陈邦彦这么一说,孙露知道他是在婉转地劝告自己不要贸然出兵朝鲜。其实在是否出兵朝鲜的问题上,孙露本人也有些犹豫。故而才会就此问题在内阁会议上征询众臣的意见。这不,陈邦彦的话音才刚落,坐在他对面的李海便欣然接口道:“陛下,臣以为朝廷还是应该给朝鲜人一个武力的教训。这不仅仅是因为朝鲜王多次冒犯我朝,对天朝的命令熟视无睹,暗中勾结倭人图谋不轨。更是为了维护我天朝的威严。”

  “李元帅,朝廷的威严并不一定要靠武力来维护。我中原乃是堂堂的天朝上国。遇到点问题便动辄喊打喊杀,哪儿还有礼仪之邦的矜持。”陈邦彦不甘示弱地坚持道。

  “陈首相,您是有所不知。那些个蛮夷可不顾及什么礼仪廉耻,更别说对天朝心存感恩了。眼看着朝廷这段时间为平定倭国之乱四处调兵谴将,一些个像朝鲜那般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