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节 奉新神中华起骤变 议国债群臣忙进言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味着中华朝的内阁想要更改任何一项税收政策就必须得先过国会这一关。因此对中华朝的内阁来说“开源”向来就不是一桩容易的事。而想要“节流”同样亦非一件易事。正所谓业大家也大。更何况是一个像中华帝国这般不断扩大的国家。此外,在国会的眼中内阁的工作似乎总是不能令人满意。不是公共设施有缺陷,就是治安不理想。

  面对国会这种“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态度。内阁方面时常也会觉得有些无可奈何。显然比起至高无上的君主来,有时“人多嘴杂”的国会要更难伺候些。好在现在有了“国债制度”。使内阁得以通过税收以外地途径来扩充财源。虽说在名义上国债是朝廷在向民间借款。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华朝的国债似乎更类似于银行存款。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百姓来说其风险都比较小。能以最小的代价为朝廷扩充收入,又不会因增加赋税而担上好利敛财的骂名,内阁的官僚们对女皇发放国债的旨意当然是各个拍手称快。与此同时,任何可能破坏这一惊世新政的举动当然是也就成了绝对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面对女皇的半开玩笑似的反问,黄宗羲当即极为严肃的拱手回答道:“回陛下,国债乃是朝廷给民间的借据。任何伪造国债者,不但犯有欺君之罪,更是在变相偷盗国库的钱款。此等恶逆之辈当属十恶不赦之徒!”

  眼见黄宗羲说得咬牙切齿,孙露在心里不禁暗附,从这一刻起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最不可饶恕的罪恶,已不再是亵渎圣灵皇权。而是破坏国债的信用了。但她在表面上是把玩着手中的国债,淡然的说道:“恩,黄卿家说得没错,任何有损国家经济的行为,都是极其严重的犯罪。不过有一点众卿家要注意的是,这些钱并不是朝廷的钱、国库的钱,而是百姓的钱。”

  “陛下教诲得是。这些钱确实是朝廷向老百姓借的钱。”被女皇这么一纠正,黄宗羲与罗胜等人赶忙点头附和道。

  而在另一边孙露则跟着向自己的臣子训诫道:“朕知道,诸位卿家对这次国债的发放充满了期待。是啊,发几张纸片就能让国库一下子就能多出上千万的钱款。就连朕都有些跃跃欲试了啊。不过,朕在此还是要郑重地提醒诸位卿家,国债到底也是‘债’。借债固然使朝廷可以抵补额外的开支,而纳税人又不会立即感到负担。但这债终究还是要还的。而且是依靠朝廷的收入来支付年利息等等开支。这便意味着朝廷为了日后还债还会需要提高税收。另一方面,由于债务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增税,又使朝廷在遇到新的额外开支时,总是要借新债。所以朕在此请诸位卿家在发放国债这一问题上还是尽可能谨慎点的好。”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