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七节 莫卧尔种植场蓄奴 奥斯曼棉花商受挫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数千年前勤劳聪慧的达罗毗茶人印度次大陆上创造灿烂的文明,并且掌握了棉花的种植法,却被南下的雅利安人毁于一旦。№于是文明的幸存者就此沦落为了野蛮人的奴隶,被打上了戍陀罗的烙印。数千年后大罗毗茶人的后裔依旧赤裸着他们那棕红色的背脊,顶着棕红色的烈日,挥汉如雨地耕作在这片棕红色的大地上。稍有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的主人既不是雅利安人,也不是蒙古人,乃是从东方远度重洋而来的汉人。而汉人所求的正是数千年前达罗毗茶人的先祖们培育出的棉花。

  有道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于常年在海外谋生的中国侨民来说,无论他们来自中原的哪一个角落,是否是同一个姓氏,在只要是到了海外那都是一家人。这不,当农历元月的爆竹声响遍中原大地的同时,远在印度的中国侨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年。依照往年的规矩每年的元宵节驻印度的中华商务会馆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宴请所有在印度定居的中国侨民。

  与前几年的元宵节一样,这天中华驻安曼商务会馆门口照例还是张灯结彩,锣鼓喧阗,金狮枉舞好不热闹。前来赴宴的农场主和商贾们也是个个衣着光鲜,连连道贺着鱼贯而入。然而他们脸上所挂的笑容却多少显得有些勉强,步履也多少有些匆忙。而与此同时,在会馆深赴的议事堂之中蔓延着的则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气氛了。

  只见偌大的厅堂中对称摆着几把交椅。一边端坐的是孟加拉湾地区名声显赫的大农场主,另一边一字排开的则叱咤印度洋的泛海商贾。虽说同是效命于香江商会又同是在印度谋生,可双方此刻的神态举止却有

  着天壤之别。

  相比刚到印度开荒的那几年,眼前的农场主们个个看上去都发福了不少。甚至连一开始被印度太阳晒黑的皮肤竟也开始白皙了起来,难怪身为会馆馆长的杨辛荣一上来便打趣的说道:“哟,周老爷,这一年没见,你可越来越福态了。”

  “托朝廷与商会的福,去年收成不错,小人我也好安安心心地过这个年了。”来自安曼附近的农场主周顺恭敬地说道。

  “是啊。去年整个一年都风调雨顺的,棉花的长势特别好。如果今年的年景也像去年那般,我看农场就得再加些人手了。”周顺身旁的一个老乡跟着回头打探道:“周老爷,我听说你去年春天从孟买买一批人手,干话挺勤快的。不知要多少钱啊?”

  “咳,王老爷,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印度土人想来懒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倒有三百六十六天是在过节。不用鞭子抽,他们哪儿肯给你好好干话。”周顺连连摇头道。紧接着他转而又颇为得意的补充了一句道:“不过,要说这

  请收藏:https://m.d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